第一百九十章 僻谣?防震?-《大明小人物》


    第(2/3)页

    弘治见袁敬不知所措的样子,微微笑道:“袁监正,你不能紧张,朕今天宣你来是有件事情要问你,你且慢慢听朕与三位阁老的谈话,然后再根据你们的钦天监的观测作出判断,以备朕问询。”

    “是,微臣洗耳恭听!待请皇上圣询。”袁敬恭敬的答道。

    然后,弘治皇帝把刚才牟斌的奏报大体复述了一遍。然后问刘健:“刘阁老,你如何看此事?”

    刘健此人最善于分析判断,在弘治朝素有“刘公断、李公谋、谢公尤侃侃”之说。但这件事,他却很难做出判断。既然皇上问起,他又不得不回,于是沉思一会抚须说道:“江湖术士散布谣言之前,井中异象就已有传闻,此传闻虽说目击者已经故去,但老臣认为此老汉所言并非虚言。试想一村中老汉为何虚言此事?他并无任何得利,并且此事在术士散布谣言之前,也不会受此谣言影响。所以井中异象之传闻很可能是真的。至于其他异象,调查不足,无法判断其真假。但仅凭此异象不能断定地震谣言的真假。”

    弘治皇帝听闻此言,感觉他说了这么一大堆还是等于没说,有些不满地问:“刘阁老的意见呢?是防震还是僻谣?”

    “皇上,老臣认为,既要僻谣,又要防震。”刘健回答道。

    “皇上,老臣附议!”李冬阳起身说道。

    “臣附议!”谢迁也起身说道。

    弘治皇帝看三位阁臣都支持刘阁老的意见,心中也便有了谱。他转而又问袁敬:“袁监正,你们钦天监是什么意见?”

    钦天监在明朝那是科学技术机构,他们的回答那肯就是专业权威的。此时,袁敬摆出权威专家的姿态,以严肃的口吻说道:“回皇上,微臣夜观天象久矣。所谓地震,乃地龙翻身是也,今年地龙翻身应在东南和中宫,西南并无地龙翻身之象。”

    此话说得不假,弘治十三年南京和北京确实分别发生一次不大不小的地震。足以说明袁敬的说法是正确的。

    谢迁看不惯袁敬那种权威专家的谱,有些略带调侃的问道:“袁监正,你刚才说的都是已经发生的地震,皇上问是以今年这段时间到年后朝邑的情况。你切不可避重就轻,避实就虚哟。”

    其实谢迁刚才所问的也正是弘治想问的。

    袁敬胸有成竹的答道:“从天象上看,地龙有西移之象,故明天地震应在西南、正西和西北三个方向。”

    这话说得非常有水平,也就是非常含糊。如果明年朝邑发生地震,那就是应了他的说法

    ,地龙西移,正好到了朝邑翻身了。如果没有地震,也可能会在其他地方地震,只要在北京的西南、正西、西北那都算他说得对。弘治年间地震频发,几乎年年都会发生震。这种说法最为保险,基本不会有错。即使错了,那也是地龙迷了路而已,而不是钦天监的错。

    这就是明朝时期,皇家御用的权威专家。因为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这就是科学!

    弘治皇帝听了袁敬这些似是而非的专业回答,觉得也没有参考价值,就打发他退了出去。

    接下来,弘治皇帝又问刘健:“刘阁老如何才能做既僻谣又防震?”

    刘健略微想了想,回答道:“回皇上,老臣觉得,僻谣是稳定朝邑百姓的恐慌情绪,防止社会动荡,防止屑小之徒浑水摸鱼,趁机作乱。防震同样也是为了百姓,当地官府可以要求百姓晚上住在草庐,白天回家居住。白天要是发生地震的话,人们不是在睡梦中,有躲僻的时间,不会造成大的伤亡。同时要求官府将各地年老体弱的百姓集中到结实的房屋中居住,防止再有因寒冷致死的悲剧发生。”

    弘治皇帝高兴的点头说道:“好,就依刘阁老的法子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