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再会岳同知-《大明小人物》


    第(2/3)页

    现在情况已经非常明确了,问题还是出在淮安分司岳同知那里,至于是什么原因让他马上改变了主意,现在还不得而知。何志远与梁文惠商量了半天,觉得岳同知改变主意最大的可能就是陆家,一定是陆家给他保证了什么。这种情况下再想让姓岳的就范,就很难了,只能死马当活马医,明天再去见一见岳同知,看他态度如何。

    次日上午,何志远与梁文惠再来到淮安分司衙门拜见岳同知。

    这一次岳同知倒是非常热情,完全没有上次的傲慢与冷淡。等寒喧过后,何志远直奔主题:“岳大人,你上次说一两天时间就能放人,现在都三四天了,怎么还没有放人?”

    岳同知的脸上依然洋溢着和煦的笑容,热情地说道:“两位公子稍安勿躁。我也非常关注这件案子,也想早一点审结,但淮安府衙那边说又有点小意外,所以还要再核实清楚。”

    何志远继续追问:“你上次说一场误会,现在又要核实什么?”

    “上一次淮安府衙审讯一个私盐贩子时,那人招供说把船上的私盐转移到你们的粮船上,才造成一场误会。可是那人突然又翻供说没有转移到你们的粮船上,是扔到运河里去了。所以这事就暂时搁置下来了。”岳同知停顿一下,又接着说:“两位公子放心,事情总会水落石出的,保证还大家一个清白。请再回去耐心等一等。”

    何志远看着他那张善于表演的肥脸,狠不得上去打他个满脸开花,但他深知这个时候动粗是没有用的,不过也不能任由他胡说八道。于是决定戳穿他的谎言:“岳大人,请你不要再糊弄我们了。我可是听说你派人知会淮安府衙,让延后审理此案。”

    岳炳谦听到这话,酒糟鼻子又泛起红光,激动地矢口否认道:“这是谁在外面胡乱造谣?绝对没有这回事。这件案子是扬州盐督院的苏御史亲自来文督办的,我已经催促淮安府衙加急审理了,怎么会有延后审理之说。”

    然后又补充说:“苏御史是朝廷派来督察两淮盐务的钦差,我怎敢忤逆苏御史的意思?”

    看着岳同知努力装出一脸正气的愤怒样子,要是不知情的人还真就这么相信他了,但何志远怎会再相信此人?

    他决定再给加一点猛料,给他一点警告:“听闻岳大人八年前还是盐场的六司令,因为最先发现余知县走私食盐并举报,于此案有功,而后一路高升到现在的位置。岳大人不会拿这个案子再立新功吧?”

    岳同知听闻此话,洋溢

    着笑容的脸上,一下子僵住了。两只死鱼眼微突,像是要发作的样子。不过老江湖就是老江胡,此种表情转瞬即逝,转而板起脸来,正色说道:“我身为两淮盐司淮安分司的同告打击私盐,保障朝廷盐税是皇上赋一的权利,何公子也是公门中人,何来拿某个案子立功之说?至于八年前的余知县走私食盐案,那是皇上钦点的通天大案,此案早有定论。希望何公子不要再拿此案说事!本官不受任何人要挟,本官也无把柄让人要挟!”

    一直没有说话的梁文惠看到岳同知要翻脸,赶紧出来笑着打圆场:“大人,何公子决无要挟之意,请大人不要误会。”

    岳炳谦冷哼一声不再说话,气氛一时僵持起来。

    既然即将撕破脸皮,何志远也就没有了顾虑,也冷哼一声说道:“本人毫无要挟岳大人之意,不过浊者自浊,清者自清,事情总会有水落石出的一天。我州大大小小一众官员,克已奉公,一心为民,也决不会让恶意诬陷之徒得逞。大人不是一纸弹章送到北京了吗?既然大人喜欢将此案通天,那我们就把此案往大里搞!”

    岳炳谦再次被惊到,鼻头刚刚退去的血色,再次泛起红色。此人到底有多大的能量?他怎么什么事都知道?看着面前的何志远那张年轻而又自信的脸庞,他再次感到的不仅仅是恐惧,还有一种无可名状的压迫感。他低声问道:“你,你到底想怎么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