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犹豫了一下,樵夫又补充道:“其实就算朝廷不赈灾,我们也能支撑。这些年,只要不是特别懒的人家,家家户户都储存下了银钱。多的不说,用来交几年田税,再买几年的口粮,还是没问题的。” 朱文芳点头笑道:“那挺好,我父亲常说,家里有钱,心里不慌。” 樵夫找到共鸣了,连连附和:“谁说不是呢,小老儿是经历过宣德朝和元狩朝的。那时候用的还是宝钞,银子不让流通,市面上铜钱又少。 想存都存不住,宝钞就跟耍人玩一样。同样数量的宝钞,今年能买十石米,您把宝钞在家里存一年,再拿出来,能不能买三石米都很难讲。 那时候日子过的,熬一天是一天,不定什么时候就熬不下去了。” 明姬公主笑道:“这么说来,那老圣人还真是圣明仁厚了。” 樵夫连连点头:“可不就是嘛,小老儿看的出来,老圣人不与民争利,是真心对百姓好的。小老儿是永乐朝出生的,到现在经历六個皇帝了。 也就老圣人和当今是真把百姓放在心上的。用说书先生的话就是:躬逢盛世,再现文景。” 这话把朱文芳可逗乐了,别的不说,在钱粮方面,真的跟文景差不多了。朝廷的粮仓都满了,铜钱堆在府库里,再过个十几年,穿铜钱的绳子也要烂了。 又聊了半晌,朱文芳赏了樵夫十枚银币,命人送其离开了。 之后的日子里,朱文芳一路南巡,一路探访。偶有贪官污吏,则穷治之。整体上,大明已是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 一年之后,朱文芳回京,将见闻整理成册,奏于太上皇。 朱祁钰大悦,下令大赦天下,免赋税一年。 大明进入长治久安的盛世,父传子,子传孙,三代皆明君圣主。 百年之后,朱祁钰得世祖庙号,享中兴之主的美誉。景泰一脉,开枝散叶,近百亲王,成为大明的柱石。 从景泰元年算起,又过三百年,大明才进入末世,群雄并起,烽火连城。 后有汉王,掌陕甘精锐,倚世祖遗德,重征天下,再造大明。 汉分东西,明分前后,得国之正,福泽之厚,名垂青史,千古流芳。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