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咱们巩固住大营,列火炮弓弩以待之。” 此计稳妥,陶瑾甚善之。 由于皇帝没派太监来监军,此时陶瑾更像是在充当监军,而王越则是在出谋划策,制定战略。 明军三万精锐步兵负责建造大营,调配火炮、床弩,设置各种防御手段。 五万辅兵负责建造战俘营和牲口营,并设置拒马。 骑兵只派出小股部队去抓俘虏,主力则原地休整,静待蒙元骑兵的到来。 八月二十三日,哈剌苦出率五万精锐骑兵绕到明军大营西侧二十里处扎营。 探知蒙军赶到之后,明军小股骑兵全部撤回大营,坚守不出。 明军不急,这次运来的粮食,配合宰食蒙古人的牲口,足够支撑三月有余。 同时,明军还费了极大力气,运了一大批豆粮,足够支持马匹一月食用。 有草时,先让马吃草;等入了冬,再让马吃豆粮。这样入了冬,明军战马必然强于蒙军。 也就是说,明军完全不怕哈剌苦出打持久战。 明军据营垒固守,就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 哈剌苦出很快就发现情势跟预想的大不相同,本来是想着在草原上机动作战,偷袭明军。 谁能想到明军呆在原地不肯动弹了呢。 孛来已经在辽东打了一场攻坚战,如今蒙军上上下下,明显很抗拒攻坚作战。 哈剌苦出召来众将,问了一遍。 没人肯强攻明军大营,但被俘虏的男女老幼,还有牲口马匹,又急需解救。 这时候,已经有很多将领在表达不满了。 毕竟哈剌苦出的麾下,充斥着大量脱脱不花跟阿剌的旧部。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