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乔凤很听话,父子俩写写划划一晚上,数易其稿,直到深夜才分别将各自奏本写好。 乔凤虽无官身,但按照景泰朝的规矩,举人也是可以上书言事、直达天听的,任何人无权阻挠。 第二天,时近中午,朱祁钰才慢悠悠起床吃饭。 朱祁钰一边喝着养胃小米粥,一边问道:“百官都说什么了,有没有替怡王和太子说话的啊,那帮奉天靖难的忠臣们怎么样了?” 浅雪摇摇头:“都这样了,谁还敢替怡王说话。倒是那帮奉天靖难忠臣,有替太子说话的。 他们认为太子没有与日本勾通,是无辜遭受牵连。” 朱祁钰笑道:“很好,将那帮忠臣全部派往南京,若天命不在寡人,他们就在南京扶保太子继位,奉天靖难吧。 或者他们选择从南京想办法坐船出海,去日本找朱祁镇也行啊。 总之北京容不下他们了,让他们明日便启程南下。” 浅雪又问道:“他们若是坐船走运河南下,要不要中途沉船?” 朱祁钰摇摇头:“算了吧,多行不义必自毙。既然他们信天命,那咱们也信天命,不需要亲自出手,老天自会收拾他们。 有没有上书请求废黜怡王、改易太子的?” 浅雪反问道:“夫君您自己猜猜有没有?” 朱祁钰继续摇头:“没有,就咱们景泰朝这些大臣,全是些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儿,我是不抱希望了。 在朱祁镇正式宣布复辟之前,应该没人站出来替咱家说话。” 浅雪笑道:“夫君也有猜错的时候,看看吧,这里有三份奏本,都是抢着拥护芳哥儿当太子的。”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