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徐亨、徐永宁、范广很高兴,三人都立了功,自身损失又不大。 方瑛和江渊却高兴不起来,方瑛的嫡系都打没了,而江渊在朝鲜也是先败而后胜,胜的那些仗也不是他指挥的。 跟远在安南的徐有贞一比,又落了下乘。徐有贞不仅没有损兵折将,而且所部天子亲军都完好无损地回到了京师。 更重要的,忠于朝廷的两广军队越打越多,越打越强,完全不需要北京操心,就稳住了安南的形势。 这么一对比,江渊压力极大。接下来进攻日本,又要海战,又要登陆,在预期之中,战事会更加艰难。 江渊、徐亨等人正聚在一起商量下一步的战略,亲兵来报,有大太监前来传旨。 众人连忙迎出,令人意外的是,皇帝的贴身大太监黄七亲来宣旨。 江渊被晋升为兵部尚书,加武英殿大学士;总督朝鲜、日本军务。徐亨为平倭总兵官,范广、方瑛为平倭副总兵,徐永宁为参将。 黄七出任监军。 这也符合朱祁钰当初的承诺,征伐朝鲜没派监军,让江渊和方瑛自由发挥了。但是进攻日本本土,难度要大的多,不设监军不行了。 另外,出于私心,朱祁钰也要安排黄七积攒些资历。 于是五人会议,变成了六人会议。 不过黄七往那里一坐,是只听不说。 江渊先讲了一下自己的思路:“按照圣上的方略,我们应该组建一支五万人的朝鲜军,再配合朝鲜水师七百艘大小船只,三万水军,从釜山出发,攻占对马岛。 打下对马岛之后,以此为跳板,我们就可以源源不断地将军队投入日本战场。 若是日军水师全力保卫对马岛,那我们先以朝鲜水师与其相持,再以登州水师、胶州水师包抄其后路,一举歼灭其主力。 据我们得到的情报,室町幕府派出了三万大军去支援关东管领上杉氏,还得留下至少五六万人守卫京都,他们已经派不出大军来阻止我们了。 真正能抵抗我们的,也就与釜山隔海相对的那些所谓的守护大名了。 我觉得圣上准备得有点太过充分了,以新建水师的实力,灭日本水师实在是杀鸡用牛刀了。” 徐亨摇摇头:“圣上屡次强调,日本不可小视。整个日本,约有八百万人口,战争潜力巨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