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魏骥被黄七客客气气地扶了出去,其他大臣则相当吃惊。 眼前的皇帝一贯都比较温和,不管是真的也好,装的也好,至少对重臣们会表现的温情脉脉。 但今天却相当决绝,魏骥前脚请求致仕,皇帝后脚便答应了,连个愣神的过程都没有,更别说挽留了。 朱祁钰倒也不是纯赌气,内阁需要进行一些调整了。尤其是魏骥这样的程朱理学大家,越往后必然跟自己的治国理念冲突越大。 说实话,朱祁钰对程朱理学恶意满满,以后也迟早会对科举制度进行微调,否定掉程朱理学一家独大的地位。 众人正走神之际,薛瑄也站出来说道:“启禀陛下,臣也已年迈不堪任事,请陛下准臣致仕。” 朱祁钰点点头:“准奏,去吧。” 目送薛瑄离开,朱祁钰问道:“还有谁要致仕,一起站出来,不要一个一个说了,寡人全部准奏。” 等了半晌,没人说话,大部分重臣还是不舍得官位。 朝堂中少了两位程朱理学大家,让大家压力都减轻不少。 弄俩道德完人在这里,显得其他人品性都挺不堪的。 属王文最高兴,这次是彻底熬出头了。魏骥威望太高,资历又无人可比,有这个次辅在,让王文压力极大。 没了魏骥,王文便可以真正掌权,成为货真价实的首辅了。 朱祁钰也有此考虑,打下朝鲜、日本以后,由王文执掌内阁,自己隐藏在背后操控朝局,就不再轻易出面了。 一个皇帝,老是撸起袖子亲自上,也不是长久之计。 接下来,该重用司礼监和东厂了。成化用汪直、武宗用刘瑾、天启用魏忠贤,这才是正道。崇祯那种,又累又得罪人,出力还不讨好,越干越没有意思。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