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次辅、户部尚书魏骥第一个站出来:“圣上,户部钱粮实在吃紧,如今既要将粮草转运数千里到前线,又要抚恤伤亡将士。 若战事不能迅速结束,恐生民变。” 薛瑄也站出来附和道:“圣上登基以来,开疆拓土,打下的土地已经够多了,刚刚又兼并了占城国。 光是统治这些土地,就已经够朝廷忙活几十年了。 朝鲜土地贫瘠、人丁稀少,打下来又能如何呢?” 朱祁钰摇了摇头,也没多说话。 跟理学大家讲道理,没有任何意义。 程朱理学,本就是辩论之学,而非富国强兵之学。 从他们的老祖宗程颐、朱熹开始,辩论就没输过,打仗就没赢过。 吹牛的时候恨不能吹到天上去,但真让这帮人治国又治不出来。 而且魏骥、薛瑄又不是从龙之臣,如果他们辞职的话,朱祁钰也不会感到很为难。 青云阁中,气氛陷入了尴尬之中,没有其他大臣再接话,皇帝也只是缄默无言。 朱祁钰抿了口茶,然后转头看向自己的儿子。 小世子朱文芳,既聪明,又安静,就端端正正坐在那里,也不说话,也不乱动。 朱祁钰开口问道:“芳哥儿,刚刚两位重臣讲的话,你能听懂吗?” 朱文芳肯定地点了点头。 重臣们见状,各怀心思。眼前这位世子虚岁已经六岁了,这意味着什么呢?正统皇帝是虚岁十岁继位的,参考这一经验,只要再过四年,景泰一系就算彻底占住皇位了。 到那时,即便当今天子有什么不测,十岁的世子也是可以继位的了。 想到这一点,本来也有反对之心的大臣便不愿轻易站出来了。 朱祁钰却继续问道:“芳哥儿,那你说说,为什么要攻打朝鲜和日本?” 朱文芳回道:“以前的中原王朝,威胁主要来自于北方。而东方是大海,最多就是有些倭寇侵扰,并不成气候,也威胁不了政权。 但是世事无常,随着战船越造越大、火炮威力越来越强,早晚有一天,会有强国能够以强大海军对我大明造成威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