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臣愿为圣上效死。” 陈明德做梦想不到有一天还能重回故土,并被皇帝委以重任。重新在中国获得光明正大的身份,那自然是求之不得。 朱祁钰满意地点点头:“太祖封你的曾祖父为归德侯,我就命你继承侯爵,改为兴汉侯,食禄一千石。 你先暂时做登州副总兵吧,等你立下功勋,寡人再重新给你安排。” 陈明德没想到皇帝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到了这个程度,喜得连连叩头谢恩。 朝鲜方面很怪,当年太祖将陈友谅和明玉珍的后人送过去安置,但朝鲜对明玉珍的后人极为敬重和优待,对陈友谅的后人却极为淡薄。 所以陈明德愿意回大明,明家后人却愿意留在朝鲜。这次明家只是派了些子弟回大明朝觐一下。 朱祁钰也不以为意,又给了陈、明两家人不少赏赐,命礼部先安排两家人回乡祭祖。 接下来,朱祁钰命内阁拟旨,凡开国时的义军,靖难之役时的所有获罪官员军民,除齐泰、黄子澄外,全部赦免。 用后世的话说,就是来个彻底的世纪大和解算了。 朱祁钰又补充了一句:“韩国公李善长也一起被平反了。具体的,由内阁会同吏部、刑部、礼部厘定。 当年涉事的勋贵、文武官员,只要没有确实罪证的,全部平反。” 百官听得有些摸不着头脑。按皇帝一贯的风格,只要朝会一开始便独断专行,那这个风格就会延续整个朝会。 合着今天朝会的主旨就是忠恕二字呗。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唯。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所以皇帝竟然改性了,一反之前的打打杀杀,开始大讲忠恕之道了。 朱祁钰高居玉座,向下扫视一圈,站在前排的,只有王文在那里暗笑。 王文最懂皇帝的心思,为什么现在开始大讲忠恕之道了?因为想杀的人,皇帝已经杀完了。想轰走的人,也都已经赶得远远的了。 就连恭让皇帝和宣庙戾妃,也被迫结束政治生命,彻底没有了威胁。 甚至太子的被废,也成了朝野心照不宣的时间问题。 基于这一背景,皇帝当然要开始集中展现自己仁慈宽和、温情脉脉的一面了。 这不,除了刘定之、廖庄等人还稍稍跳两下,剩下的全是一副逆来顺受的样子。 再接下来,是分封功臣。 朱祁钰亲自宣布:“晋封王骥为靖国公、陈懋为宁国公、王通为越国公,赐地三千顷,世袭罔替。 梁珤为保定侯、方瑛为南和侯、刘昌为武安侯,赐地千顷,世袭罔替。 徐有贞为武功伯,赐地五百顷,世袭罔替。 其余有功将士、文臣各有重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