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那这商税怎么办?” “下廷议吧,等我把安南、日本、旧港都打下来,这些破商税,我直接给它全免了。” 林香玉好奇地问道:“不都是说商税收的越多越好吗?商税收的越多,朝廷的收入就越多。 朝廷的收入越多,国力也就越强盛。 为什么夫君反其道而行之,一门心思要减商税呢?” 朱祁钰解释道:“钞关始设于宣德四年。咱们英明神武的宣庙大皇帝,在大运河上,一口气设置了漷县、临清、济宁、徐州、淮安、扬州和上新河七个钞关。 你就想想好了,假定你是一个商人,从南方运一船货物,到北京来卖。 从你开船出发,到抵达北京,中间要经过七个钞关,你就慢慢折腾吧。 到了北京,你的货还没卖,人家先收你货物价值的四分之一,作为商税。 上面这些还都只是理论,建立在收税官员廉洁守法的基础上。 如果碰上贪官污吏了呢,收拾你的办法就多了。比如你的货物值一千两,他硬说值两千两,然后收你四分之一的商税,也就是五百两。 你一千两银子的货,辛辛苦苦运到京城,人家转眼收你五百两,哭你都没地方去哭。” 说罢,朱祁钰又补充道:“宣庙大皇帝那七个钞关,一年能收四十万两左右的税银。这银要内廷和朝廷分,朝廷也就分到个三十万两。 宣德那帮君臣整天叫唤着休养生息,也不知道他们休养了个啥。他们对百姓做啥好事了,整天就知道收钱收的欢。 关键你收了这么多钱,也没有用,山西还是烂的一塌糊涂啊。 吹的跟太平盛世似的,也先随便一打,轻轻松松全都给捅破了。 我这位大明第一荒唐皇帝,又要跟他们唱反调了,下旨吧,废掉大运河上的七个钞关。” 浅雪问道:“不和大臣们商量了吗?” 朱祁钰摆摆手:“还商量啥啊,当年王安石变法的时候,不也是王安石一个人说了算嘛。 这是深度改革啊,什么都商量,得商量到什么时候啊。”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