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好在直到现在,王文都没有出过疏漏,也算极为难得了。 一天下来,王文又多了三个下属。 李棠只是挂个左副都御史的官衔,去广西做巡抚,王文也管不到他。 而牟俸、夏埙、高明是三位新科进士,被任命为监察御史,分别巡按云南、广西、广东。 王文早就看明白了,今年这一届的进士里,越早任用的,就越是皇帝看重的。 在最近的政斗上,皇帝步步退让,处处示弱。但在用人上,皇帝依旧强硬的很。 那四十多个上书和皇帝打擂台的新科进士,都坐了冷板凳。而且皇帝丝毫不加掩饰,给这些人定职位是礼部观政。 每届进士,都有一部人被派到六部去观政。 但直接把四十多新科进士派到礼部去观政,倒还是破天荒的头一次。 不过皇帝早就荒唐惯了,也没人会为了这些新科进士去和皇帝抬杠。 剩下的进士们,则前途似锦,有被分到翰林院,一边熬资历,一边在内阁兼职中书舍人的;有被分到各部做主事的;有被分到都察院、六科做言官的,还有被分到大理寺、通政司等实权衙门历练的。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却说孙太后很快便得知了恭让皇帝做主传召了藩王入京的消息。 虽然金英一派太监势力已经被彻底从内廷清除,但英华殿总管高平得到了司礼监秉笔太监的位置,使得孙太后依旧能从司礼监及时获知朝局动向。 只是随着金英的失势,导致孙太后不得不越发倚重高平了。 当高平禀报完最新的朝局动向,孙太后幽幽问道:“高平,你说接下来应当如何行事?” 高平回道:“皇爷召藩王入京,是为了洗脱孙家嫌疑,太后娘娘无需担忧。” 孙太后摇摇头:“这不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吗,本来皇帝并没有刻意将毒杀皇子一案往孙家身上扯。 虽说皇帝这样做的出发点,是为了留个把柄在手上,好用来制约本宫。 但如此一来,局面也不是不能接受。就这样不声不响,等风头过去,自然也就好了。 可偏偏祁镇非要吵嚷起来,把事情闹大,生怕别人不知道孙家牵涉其中。 现在好了,人尽皆知,天下侧目,都知道本宫和娘家人涉嫌毒害皇子、嫁祸皇帝了。 你替本宫参详参详,祁镇到底是怎么想的?” “这个……” 高平犹犹豫豫,吞吞吐吐,似乎有话要讲,但又不敢说出口。 孙太后见高平欲言又止的样子,一看就是知道内情,连忙承诺道:“高平,你放心讲,如今本宫能倚重的,也就只有你了。 你若能助本宫度过这次难关,本宫必定重重有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