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朱祁钰选择了先拉家常,和魏骥、徐承宗谈谈讲讲些南京旧事。 魏骥、徐承宗打起十二分精神,应对极为恭谨。 两人都知道皇帝要在某一时刻牵扯出正题。 果然,聊着聊着南京旧事,朱祁钰顺势问道:“魏老可识得故工部尚书黄如锡公否?” 这下魏骥听明白了,皇帝原来在这里等着呢,看来还是要先从交趾谈起啊。 魏骥重重叹了口气:“杨士奇、杨荣实千古难得一见之奸臣也。黄公以尚书掌交趾布政、按察二司事,镇守一十九年,政通人和,百姓归心。 仁庙继位,受三大奸佞蒙蔽蛊惑,立召黄公还朝。宣德元年,镇守中官马骐虐民,激起民变。 当时管理交趾的兵部尚书陈洽上书要求宣庙派黄公回任巡抚。于是宣庙再任黄公以工部尚书,领交趾布政、按察二司事。 可惜当黄公回到交趾时,局面已经不可收拾。安远侯柳升战败而亡,黄公被俘。” 说到这里,魏骥就更为激奋了:“黄公为贼所执,欲自杀。交趾军民罗拜下泣曰:公,交民父母也,公不去,我曹不至此。 黎利闻之曰:中国遣官吏治交趾,使人人如黄尚书,我岂得反哉! 遂遣人驰往守护,馈白金、糇粮,肩舆送出境。 杨士奇、杨荣、杨溥这三个大奸佞就是如此缺德,人家黄公把交趾管理的井井有条,本来什么事情都没有,交趾百姓也根本就没有要造反的意思。 是那三个大奸佞,生嫌大明过于太平,非要鼓动仁庙把黄公调回南京,结果只用了一年多,交趾就这样没了。 臣每思及此,恨不能生食其肉。” 朱祁钰也重重叹了口气:“若我所料没错,交趾丢失之后,三杨又将责任全部扣在了黄公与成山侯的头上吧。” 魏骥愤恨地点点头:“黄公到现在,都没有得到赠官与追谥。” “今年这届进士里,有一个名叫陈杰的,位列二甲第九名,其祖父便为兵部尚书陈洽。 当年陈洽兵败交趾,左右欲扶其逃亡,陈尚书张目叱曰:吾为国大臣,食禄四十年,报国在今日,义不苟生。 然后挥刀杀贼数人,自刭死。 我每念及此,便深为叹息。 可惜多少大明忠良,都为三杨一已私欲葬送于交趾。” 魏骥重重地叹口气:“可怜陈尚书,被追赠少保,赐谥节湣。即使尽忠殉国,还是得了这样一个不知所谓的谥号。” 朱祁钰和魏骥君臣二人叹了半天气,一个比一个更愤恨。 半晌之后,朱祁钰方才吩咐道:“拨乱反正的时候到了,我的意思是,由魏老上奏,追赠黄公为太保,赐谥文襄。追赠陈公为太保,改谥为文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