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孙太后幽幽地望了钱皇后一眼,对这位上皇嫡妻只得感叹爱莫能助。 本来好好的皇后,现在瞎了一只眼,瘸了一条腿。以朱祁镇那最爱以貌取人的性格,钱氏很难再获宠幸了。 一个皇后若是生不出儿子来,将来麻烦就大了。 却说大臣们回到内阁,便开始紧锣密鼓地进行阅卷。 三月二十二日,阅卷结束。 三月二十三日,中午,朱祁钰召开小朝会,来与大臣们一起确定殿试最终的名次。 大臣们给出了建议性的排名,皇帝可以照单全收,也可以亲自确定状元、榜眼、探花。 虽然皇帝也能凭借权威对殿试名次进行大调整,但是一般情况下没有这么干的。 朱祁钰将名单扫了一遍,见众考生的名次与自己的想法大体都能对上,便也没有再多说什么。 本科进士一共二百零一名,其他排名都遵从内阁和礼部给出的结果,但是前六名得由朱祁钰自己定。 毕竟北京保卫战不能白打,自己积累了这么高的威望,现在不用还等什么时候再用。 首先朱祁钰毫不避讳地取中王越为状元。 历史经验骗不了人,这个选择在眼前的大臣看来有些过于激进,但从朱祁钰的角度来说,却是非常稳妥的。 王越百分之百会成才,而自己则百分之百会成就慧眼识珠的美名。 榜眼之位,朱祁钰则选择了余子俊。这个没啥说的,就纯粹依靠朱祁钰自己对于考生们的答卷和履历进行判断了。 探花之位,朱祁钰选择了高瑶。探花嘛,肯定得选个风度翩翩少年郎啊。高瑶潇洒俊逸,文采清奇,又是历史证明过的景泰朝忠臣,自然是朱祁钰最心仪的探花人选。 二甲的前三名,朱祁钰依次选择了王献、盛颙、马文升。 剩下的,便依内阁给出的名次而定。 王文等人也没多说什么,皇帝决定状元、榜样、探花,本就符合惯例。多定个二甲前三名,也无伤大雅。 于是王文带着众人一起下跪,山呼万岁,向皇帝道贺。 然后这次科举便算正式盖棺定论了。 接下来,便是放榜。 三月二十四,抢在朱祁镇从大同动身的前一天,礼部正式放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