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但是上皇一派的大臣们就算心里明白,却也不能公然讲出来。公然讲出来就是对皇帝进行诛心之论。 从律法层面,没人能仅凭刘彻的胶东王先例,就给皇帝定罪。 朱祁钰继续吩咐道:“明天殿试就正式开始了,明天这批进士们进场之前,每人发一百两银子,作为赏钱。” 虽然殿试还未举行,但将这批考生称为进士问题也不大了。 因为按照规则,殿试只定名次,不做淘汰。一般情况下,只要考生不去作大死,是不会在殿试中被黜落的。 这一制度的形成,考生们都需要感谢张元。 在宋仁宗一朝,张元通过了省试,但是在殿试中被黜落。张元一怒之下,愤而投奔西夏,最终成为西夏国相。 自此之后,殿试便只定名次,没人会闲得无聊再去黜落考生了。 所以明天参加殿试的考生,都已经确定会成为进士了,就是一、二、三甲的区别而已。 朱祁钰很贴心地命人安排王文、何文渊等人在王府住下,明日便直接主持殿试即可。 一夜无话。 到了第二天一早,朱祁钰和重臣都早早起床,来到青云台大殿前。 这帮考生也是倒霉,奉天三大殿全部被烧成了白地,再在奉天殿前广场进行考试,就显得特别不体面了。 而且皇帝又远远地住到了西郊,轻易不肯进京城。 所以众人只得到王府来进行殿试,这听上去也颇有些怪异。 好在实际进入到青云殿前的广场,观感倒还算是不错。 青云殿台基高大,与奉天殿同样巍峨壮观。大殿、台基、广场,全部是由汉白玉石砌成。 整个殿区浑然一体,在蓝天白云映衬之下,有如画中仙宫。 朱祁钰坐在高台之上,接受考生参拜。然后由王文宣读圣旨,将皇帝得到嫡长子之事,正式布告于天下。 这在考生中引起了不小的议论,没想到在殿试前一天,皇帝喜得嫡长子,这是双喜临门,大大的吉兆啊。 莫非当今皇帝真有天命在身,深受皇天眷顾? 朱祁钰倒不管这些,只是示意王文考试立即开始。 今日的考试依旧是三道策论,一天时间答完。 答完之后,这届科举就算正式结束了。 其实殿试,皇帝可以亲临考场,也可以全权委托给主考官。 这次朱祁钰全程正襟危坐,陪着考生们一直到了下午,考生也答得七七八八,快要开始陆续交卷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