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个问题还真把朱祁钰难倒了,自己登基以来,王骥已经多次用实际行动示好了,所以再打压王骥肯定不行,那样以后上皇派还有谁敢改换阵营、投靠皇帝啊。 但是重用王骥,自家这些亲信重臣又没有安全感。 还有宁阳侯陈懋,平定东南民变,立了这么大的功劳,不重用实在说不过去,重用的话,放在什么位置合适呢? 还有太监曹吉祥,平东南民变,人家也去监军了,也立了功劳。所以也是一样的问题,不重用说不过去,重用又不知道该放在什么位置上。 尤其是这个曹吉祥,若是给的位置太关键,让他接触到京城兵权,结果人家真造反成功了怎么办。 最终,朱祁钰第一次选择了在关键问题上搞拖延,把大臣们整得也是面面相觑。皇帝一向都是成竹在胸、杀伐果断的形象,这次极为罕见的犹豫不决了。 朱祁钰站起身,悠哉悠哉回家去了。 大臣们无法,也只得一起出了青云阁,沿东侧石径下山,准备赶回城中吃晚饭去。 众人走到鸾台殿附近,正好‘偶遇’带着亲卫巡逻的武定侯郭昌。 如今的武定侯郭昌,可谓是满面春风、意气风发,笑意盈盈地与众人互相见礼。 怪异之感再次从众人心中涌起,堂堂武定侯,整得跟个锦衣卫百户似的,亲自领着侍卫四处巡逻,倒是没有丝毫懈怠。 不过稍微转念一想,这帮人精就明白了武定侯为什么是现在这样的状态:当年武定侯府爵位之争,郭昌和仁宗、宣宗、正统、三杨一系彻底结下了死仇。 仁宗、宣宗、正统、三杨全部支持郭家二房占据武定侯爵位,这也就算了。这帮人还屡下诏书,对永嘉大长公主极尽侮辱之能事。 按照大明奉行的嫡长继承制,爵位本来就应该属于大房。永嘉大长公主为儿孙讨要爵位,天经地义,光明正大。 结果,宣宗、正统、三杨,以破坏宗亲团结罪,给永嘉大长公主扣上了没事找事,自私自利、破坏团结的帽子,在诏书中公开申斥指责。 最终,永嘉大长公主之子郭珍含恨而终,至死没有拿回爵位。 这个仇恨算是结大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