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个幼主在十四岁之前,也是非常被动的。 这里就不得不说到我们可怜到让人无语凝噎的万历皇帝了。 万历十岁继位,好巧不巧地就遇上了那三位盖世奇葩。 真让倒霉倒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程度。 大太监冯保,怎么说呢。曹吉祥是千年之内唯一一个造反的太监,奇葩程度在大明所有太监中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接下来第二奇葩的,就应该非冯保莫数了。 大明每个皇帝小时候都有大伴,这些大伴按照正常人的逻辑来说,都应该是死心塌地跟着皇帝一条路走到黑的。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王承恩,即使北京城破,王承恩也是选择陪崇祯一起赴死的,这是真正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但凡事总有例外,一个冯保,一个王安,身为皇帝大伴,不跟着皇帝走,反而上赶着去勾结大臣,真是要多奇葩有多奇葩。 为什么会出现两个这样的奇葩呢?那是因为王安出身于冯保名下,相当于是冯保的干儿子,这个行为逻辑都是有传承的。 如果张居正稍微靠谱一点,冯保勾结张居正也就算了。 但是张居正却来了一句:吾非相,乃摄也。 这是人话吗,诸葛亮总揽国政,权力大到那个程度,都没有说过自己是摄政。 朱祁钰有时候挺欣赏万历的,没夷张居正三族,真是仁德。 而且万历被李太后、张居正、冯保这奇葩铁三角一顿霍霍到心态崩坏的程度之后,做人还是特别厚道,还曾下诏改《景皇帝实录》,去郕戾王号。 这是多么好的一个人,都搞不明白李太后为何非要和张居正、冯保联起手来,一起作践万历,而且还往死里作践。 至于朱祁钰为什么老想这些事情,那是因为自己也快有儿子了。 我得抢先下手,赶紧给儿子铺好路。就算我真要出现什么问题的话,也要保证自己的儿子不要陷入和万历一样的窘境里去。 想到这里,朱祁钰又来了动力,这次科举,一定得给自己的儿子选一两个国士出来。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