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而且朝廷的开源节流也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文武百官都拿到了足额的俸禄。 最最重要的是,皇帝的宠妃们,怀孕人数已达八人之多,超过了半数。 这下算是给众人吃了一颗大大的定心丸。八个宠妃,怎么也得生出一两个皇子来吧。 有了皇子,大家行事的底气就足多了。 虽然朱祁钰自己不着急,但是内阁的重臣们已经在筹划着改易太子了。 尤其以王文、江渊、何文渊最为积极。 这也是文官的共性了,都想着在下一任皇帝那里占住位置,让自己的家族能够延续富贵。 朱祁钰不知道自家的亲信重臣们想的有这么多、这么长远。 朱祁钰只关心自己和宠妃们能不能吃饱饭的问题,于是开门见山地向众人说道:“据东厂奏报,随着上皇返京之期的临近,王振余党蠢蠢欲动,在城中散布流言,为太上皇复辟造势。 虽然还位于太上皇是应该的,但是王振险些倾覆社稷,乃国之罪人。复辟这事,也轮不到王振余党去说。 众位爱卿说说,该如何处置这些逆党?” 在场众人,面面相觑。虽说最近京中确实传出了一些流言蜚语,但是众人也不相信王振余党真有这样的胆量。 怕只是有人借王振余党之名行事而已。 问题是皇帝一开口就给定性了啊。皇帝说就是王振余党在作乱,哪个人还敢死硬抬杠啊。 至于皇帝此举,到底意欲何为? 不知道,就连王文与何宜都一头雾水,不知道皇帝想干啥。 这也怪朱祁钰,本来是打算到明年年底再杀猪的,如今情势有变,日子快过不下去了,便临时起意,要再发一笔横财。 可以搞不懂皇帝的心思,但皇帝的问话不能不接。 一众大臣公推王文出来回答问题。 王文硬着头皮回道:“天位已定,岂可再易。对于为太上皇复辟造势之人,陛下应该杀一儆百,以正视听。” 朱祁钰摇摇头:“不必杀人了,充军流放即可,就选在孟养吧。为了避免再出现麓川那样的叛逆,我们应该向云南迁移更多的汉人。 像这种流放充军之人,优先发往云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