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术小而道大,精于术易,而合于道难。所以别看臣等二十多岁便中进士,实则天赋差陛下远矣。” 朱祁钰笑着点点头,别的不敢说,何宜拍马屁的天赋,绝对在我之上。虽然我自己天天甜言蜜语把宠妃们哄得开开心心,拍马屁技术也算一绝,但是很明显,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一山更比一山高。 君臣几人一边阅卷,一边说说笑笑,但也颇为怡然自得。 到了下午,考卷已经批阅完。 何宜、徐正、黄鉴都谦辞推让,公推由岳正来做总结。 岳正推辞不过,便取出一份考卷递了过来:“陛下,大略称旨的考生占了一半。这其中文采出众,条理清晰的,又占了二成。 对朝政的领悟,有些灵气的,也就只有二十余份考卷。 只有这一份考卷,倒是推陈出新,颇有见地。我们四人皆以为此卷当为第一,恭请陛下御览。” 朱祁钰伸手将试卷接过。 这一年来,朱祁钰已经将偷懒功夫练到了极致。 参加顺天府乡试的有上千人,也就是上千份考卷,最终朱祁钰只看了其中一份。 这个懒算是偷大了。 但是朱祁钰也不担心会遗漏人才。 何宜、岳正、徐正、黄鉴每人都将试卷看了一遍。单个人可能会有遗漏,但不太可能四个人同时看走眼。 取过岳正递来的试卷,朱祁钰从头到尾认真读了一遍。 看完之后,不禁连连点头。 通过何宜等人在阅卷时的反馈可知,大部分考生都将土木堡之变的过失,归结为王振专权,蒙蔽太上皇。 能把责任推给杨洪的,又占一小部分。 两者加起来,就是绝对的主流。 敢将责任推到太上皇本人身上的,凤毛麟角。 至于能给出朱祁钰想要的答案的,只有一个人。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