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实录上明明白白写着孝宗‘偶感风寒’,结果太医给治成九天驾崩,你们要还觉得大明的太医内心充满了真、善、美,那我也没话说了。 然后都察院左都御史戴珊,会同英国公张懋、吏部尚书马文升,审讯之后,得出结论。一大段文言文我估计没人想看,我就不贴了。 最后得到的判决是:“得旨,瑜、文泰、廷和依律论死,钦叔和革职闲住,昊发原籍为民。”----(明实录原文) 然后邪门的就来了:“时大臣有阴厚文泰者,故不用合和御药大不敬正条,而比依交结内官律。其后瑜等遂以为解脱之地,识者恨之。”----(明实录原文) 张瑜、刘文泰、高廷和全部脱罪免死。 明孝宗朱佑樘的儿子,是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 亲爹被人害死,你看正德皇帝杀人了吗? 对于朱佑樘的死,正德是不是漠然处之了?他有一丝一毫为朱佑樘报仇的心吗? 我说大明自有国情在有问题?就刘文泰他们这些御医做的事情,搁大清被砍死一百遍不过分吧? 别说康熙、雍正、乾隆了,就算光绪来了,刘文泰也妥妥的捞着砍头了吧。 但在大明,就是玩,就是整活儿,就是没事,这不是事实吗? 还有哪个朝代是这么干的? 接着咱们再说明光宗朱常洛。 明末赫赫有名的三大案:红丸案、梃击案、移宫案。 其中的红丸案: 泰昌元年,八月初十,朱常洛生病。 八月十四,司礼监秉笔、御药房掌印太监崔文升进‘通利药’。 八月二十九,鸿胪寺丞李可灼献红丸。 九月初一,朱常洛驾崩。 红丸案的经过,正史和野史都没有争议吧。要么算是崔文升治死的,要么算是被李可灼治死的,反正朱常洛肯定是被治死的,这个一点问题都没有。 继位的天启皇帝是什么态度呢?俩字:漠然。 到了魏忠贤当权时,崔文升被任命为总督漕运兼管河道,这就是治死皇帝的后果。 李可灼稍微惨点,也就是先判了罚俸一年,后追加戍边五年,仅此而已。 天启杀人也不少,但真正涉及到他亲爹之死时,那态度就突出一个漠不关心。 这个脑回路不奇怪吗? 还有赫赫有名的天启大爆炸。天启的第三子朱慈炅,也是最后一个儿子,因为王恭厂大爆炸,受惊而死。 王恭厂与紫禁城的后宫直线距离六里地,什么爆炸能隔着六里地,隔着城墙、隔着宫殿,让人受惊而死? 这种一看就有问题的事情,天启的态度依旧是:漠然。 不查,不问,不管。这个脑回路还没有问题吗? 还有类似的事情,崇祯也是一样,崇祯十年向皇亲国戚逼捐,打死了皇亲李国瑞。 结果第五子朱慈焕紧接着死了。 崇祯心里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是不敢追究。 崇祯也杀了不少人,但真到自己儿子死了的时候,不敢查,不敢问,漠然视之。 还有景泰帝朱祁钰,脑回路也非常奇怪。登基前生了一子二女,生育能力完全没问题,结果登基八年一个孩子生不出来。 最邪门的,就是朱祁钰从来没想过是身边人有问题,就压根不往被下药那里想,还总觉得是自己不争气,这个脑回路不奇怪吗? 还有明末三大案中的另一案,梃击案。 伱看那个过程,万历四十三年五月,一个老农民名叫张差,从东安门进入皇城,再往里走,从东华门进入紫禁城。 然后从某太监手中接过枣木棒,击伤守门太监李鉴,闯入太子的慈庆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