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所以孙太后变通了一下,留下两名心腹侍女,以及之前忠心救驾的、以高平为首的四名小太监。剩下的宫人全赶到偏殿侍候钱皇后去了。 这时襄王便取出了罪己诏的抄本,和孙太后念叨了起来。 襄王手下也不缺强力幕僚,半天时间就将皇帝的罪己诏拆解得七七八八,将皇帝的意图分析得八九不离十。 只听襄王向孙太后说道:“皇嫂您看,皇帝上来就说他自己是贞皇后独子,这明显就是想争夺嫡位啊。 若是真的让皇帝确立了他自己嫡长子的身份,那后面改易太子、转移世系,可就全都水到渠成了啊。” 孙忠闻言,不由自主地点点头,这个分析倒是完全没错。 孙太后闻言也沉默了。皇帝这个切入点找的实在是太刁钻毒辣了。 如果皇帝只是从太子之位入手,强行推动改易太子,那从道义和礼法上,皇帝必然陷入极度被动之中,更会失了天下臣民之心。 如果皇帝从太上皇的亲征过失入手,强行否定太上皇的法统,也很难服众。朝野上下,其实并不太在乎土木堡死难了多少将士。 现在也先被打败、瓦剌受重创,就更没必要再纠结过去的事情了。 但是从嫡庶之争入手,那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孙太后以妾灭妻,这是铁打的事实,也是孙太后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软肋。 所以朱祁钰铁了心,就是要在嫡庶之争上,与上皇派决一死战。 虽然要赢下来,非常的难。 但是一旦在嫡庶之争上决出胜负,那就是赢家通吃。 而且在这一方面,胡皇后是占据着大义名分的,也是深受天下百姓同情的。 就算是廖庄、章纶、钟同这些坚决认同太上皇的大臣,也不敢站出来,理直气壮地否定胡皇后的嫡妻身份。 只要他们敢站出来说胡皇后半个不字,朱祁钰立即就会送他们去菜市口。 这就是儒家礼法的力量,嫡妻就是嫡妻,侍妾就是侍妾。你敢否定嫡妻,我就敢光明正大地宰了你。 朱祁钰的难点,在于如何让全天下普遍认同自己的胡皇后嫡子身份。 只要这个关口拿下了,后面就可以平推碾压一切对手了。 如今朱祁钰的策略,已经成了阳谋。孙太后知道、襄王知道,后面文武百官、朝野上下也会陆陆续续地看明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