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从宣德三年胡后被废,到正统十四年岳正上书,过去了整整二十年。 二十年里,所有大臣都对儒家礼法视若无睹,置若罔闻。 二十年后,终于有人挺身而出,揭开了景泰大礼议的序幕。 很快岳正被叫到了内阁,陈循一脸地急切地劝道:“岳季方,你是去年的探花,现在还不到三十岁。将来前途远大,何苦呢你这是? 你赶紧把血书撤回去吧,我们替你把事情压下来。虽然皇帝一定会知道,但到时候我们会替你解释,就说你是一时年轻气盛,误入歧途,现在已经知过改过了。 陛下仁慈,连徐有贞都可以原谅,也不会跟你过于较真的。” 岳正坚定地摇摇头:“阁老们的好意,季方心领了。但我意已决,离家之前,断头饭也吃了,送行酒也喝了,我现在把血书撤回去,以后还怎么做人啊。” 陈循闻言,转头看王文。王文转头看周忱,周忱看江渊,江渊则去看何文渊。 何文渊左右看看,发现最后人们的目光全移到了自己身上。 何文渊只得抬抬手,让众人道:“大家都坐吧,都坐吧,季方也坐,天气这么冷,大家先喝杯热茶,暖暖身子再说。” 江渊苦笑道:“还坐啥啊,都要掉脑袋了,光喝茶有什么用?” 何文渊笑道:“哎,反正已经这样了,大家不要急不要慌。先坐下把茶喝了,然后咱们在内阁待一个时辰,等事情发酵完成,人尽皆知的时候,再带着季方去面见圣上。 我们在这里瞎想也没有用,到时候圣上自有明断。 反正不会到掉脑袋那么严重的,最多不过就是个流放,甚至季方反而升官了也是有可能的。” 众人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于是只得听何文渊的,在内阁耗了一个时辰,就这样晾着皇帝,直到皇帝不耐烦,去叫宠妃来解闷的时候,众人才从内阁出来。 按照何文渊的提议,众人不走最近的东华文,反而出午门,绕到长安门外六部、五军都督府、锦衣卫、翰林院等官署聚集的区域。 文武百官纷纷驻足观望,有点头脑的都能看出来,这一石定会激起千层浪,朝野上下可以过个热热闹闹、红红火火的新年了。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