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满载而归-《天下寻珍》


    第(2/3)页

    “好啊!这老周终于肯离开他那个狗窝了。这下好了,他来了,这北京又多了一个能聊天、下棋的伴儿了。”

    向立臣和周柏桐年轻的时候,都在北京古玩行里闯荡过。一个专攻书画,一个醉心古籍,两个人相得益彰,又相互补台。在那个年代,也在津京两地是响当当两号人物。

    “小北啊!当初你决定不再继续读书,放弃上大学,爷爷一直都非常的愧疚。可现在看来,你的决定或许是对的。你的聪明才智,如果在学校里混迹的时间太长了,很可能被埋没,被荒废掉。同时,以你的性格也着实地不适合进入仕途,或者是从商。”

    “前几年,你在古玩行里闯荡,是被爷爷束缚住了手脚。现在完全放开了,你的才华马上就显露了出来。只去了一趟赤峰,就入手了这么多的宝贝。这几件玩意儿,就算是当年‘向宝堂’最鼎盛的时候,也不曾染指过。这不光是运气使然,更说明了这是机缘。成了,你小子是吃这碗饭的材料,以后就放开手脚干吧。”

    向立臣对自己孙子这趟赤峰之行相当的满意,也彻底放下了心底最后的一点儿担忧。

    休息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向北寒就带着那本《灵枢针鉴》去了“郑氏”中医诊所。在得知向北寒回京的消息,郑庭申和李淑云就提前一天回到了自己的家,好让他们祖孙两个好好聊天。

    “小北啊!这本《灵枢针鉴》在行针、运针上确实有独到之处。最难得的是记录了很多莽针、巨针的运针实例,正是现在中医针灸领域欠缺的。也不知道是哪位古代名医完成的如此巨著,难能可贵,难能可贵啊!”

    “单从对中医针灸的推动力上来讲,这位名医的成就不在张仲景、李时珍之下。只可惜,上面的行文全是古文叙述的,我是真看不懂。恐怕这本书里藏着的真本事还要靠你把它挖出来。”

    郑庭申大致翻阅了一下这本《灵枢针鉴》后,从书上行文中,他确实没有全篇读懂。只是靠他多年积累的中医理论基础,参悟了其中的一小部分内容。毕竟这古文和现今的行文方式差别很大,而且这医书又有别于其他的古籍,领会错了还能重来,医书要是弄错了,很可能就是人命关天的大事。

    向北寒心里也清楚,这本《灵枢针鉴》在没有完全通读,领会其中的奥妙,并在自己身上完成运针实验前,是万万不能在患者身上施针的。

    今后,自己得抽出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来研究它了。好在他有一双鬼魅的眼睛和变态的记忆力,这短短的几天,一本书的内容几乎已经全部印在了他的脑子里了,以后只需要他闲暇的时候在脑子里不断地复读揣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