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从目前来看,金铭希应该规划好了发展方向。 “嗨,你是不是制定好了专攻领域?” 周灿问他。 “嗯!昨天晚上想清楚的。”金铭希点点头。“刚进图雅的时候,我还想着每一科的医术都能学到一定层次,努力当个全科医生。在图雅规培的这三个月,我大开了眼界,也明悟了很多。人的一生,精力有限,天赋也有限,别说是全科精通,便是一个细分领域想要做好,都需要穷其一生。” 金铭希能有这么高的觉悟,说明这半年时间,无论见识还是医术知识,都提升了不少。 “你能这么想就对啦!说说,准备主攻哪个领域呀?” 周灿笑着问。 “外科手术!”他就回答了四个字。 “我在手术方面算是有着不错的天赋。然后我的学历不高,规培几乎不可能进内科,条件受到限制。主攻外科是唯一出路。” 他应该深刻总结过。 现实逼着他做出最理性的选择。 “我觉得你选择外科挺好的。至少每天下了班,要我一动不动的坐在那里练‘稳’刀的基本功,我是做不到。你每天都能坚持,说明本身对这方面就感兴趣。不过外科也细分为很多科,听你这话的意思,还是没放弃当全科医生的想法啊!” 周灿有着医术经验值系统,尚不敢说一定有把握当个全科医生。 金铭希将来恐怕还得向现实再次低头,缩小他的主攻领域。 “反正内科我是放弃了,至于外科应该专攻哪几个细分领域,以后再说呗。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两人说话间,已经来到了图雅神经外科。 这次倒是没费什么劲就找到了医生办公室。 老流程,先填表。 管规培的医生名叫刘永泉,是位四十岁出头的中年医生。高高瘦瘦,脸上、手背上的汗毛特别多,带点黄色。像是进化不成功的人类,还带着猿猴特征。 “都认真填好了,此次一共是二十位规培生,你们将被分成两组,轮流在住院部、手术室完成规范化培训。” 一般来说,没拿到执业医师证的规培生,很少安排到门诊。 理论上,医学本科生毕业后,想要拿到医师执业证,基本上需要一年半的时间。这还是能够一次顺利考过的情况下。 神外是公认的顶尖科室,属于外科的天花板。 手术以高精尖着称。 它的手术量不如骨科那么大,但是创收能力并不弱于骨科。 神外随便处理一颗动脉瘤,费用就是十几万。 周灿实习时,就遇到一位倒霉的病人,一共四颗动脉瘤,总共花费54万多。 神外科室治疗的疾病,大致分为以下骨类。 颅脑伤,比如颅骨骨折、脑挫裂伤、脑血肿等等。 很多人以为开颅手术是骨外科的事,其实这是太瞧得起骨外科了。 骨外科主要就是骨创伤、关节、韧带这些。你让骨外科去开胸开颅,就相当于让小学生去完成大学生的题目。 太难为人了。 第二类,血管疾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等。 第三类,功能性疾病,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癫痫、抽搐等。 从这里不难看出,各个顶尖科室其实是紧密相连的。 骨外科做手术,涉及到嵴柱、颈椎等伴随神经的部位,需要请神外医生联合手术。 神外做一些血管疾病时,也有可能请其它科室的外科医生帮忙。 治疗功能性疾病时,拿捏不准,还得请神内、泌尿内科的医生帮忙。 所以,医学领域从来就没有一个真正独立的学科。 各学科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 “都填写完了是吧?下面我给你们随机分配工作任务,二十人,每两人一组,负责的床位数十张左右。我们神经外科的总床位数125张,其中有四间重症监护室,床位20张。你们暂时只需负责105张普通床位即可。” 神经外科的病人数量相对来说,并不多。 但是住院周期较长。 普外科,很多病人只需住院两三天就能出院。神经外科,住上十天半个月算是非常幸运了。 “你们负责的床位,如果病人尚未手术,那你们就要跟进。然后病人手术时,你们能够跟着进手术室获得观摩学习的机会。至于能否获得上手的机会,这取决于主刀医生是否愿意放权给你。” 不同的科室,规培机制有着明显差异。 神外对规培生的要求,是一站式跟到底。 从病人入院到出院,整个住院期间都要跟进、负责。 这种其实挺好的。 更容易责任到人,管理也会更精细。 “特别提醒一句,神经外科的住院病人,即便住在普通病床,也绝不可掉以轻心。随时有可能发生危险。如果出了事,管床医生、接诊医生、科室主任,全都要跟着倒霉,但是负责那张床位的规培生也跑不掉。我们科室的处罚惯例,最轻都是取消规培资格。” 刘永泉医生说话时特别严肃。 说出来的话,更是让每一位规培生都感受到了巨大压力。 取消规培资格,基本上意味着职业生涯终止。 也就是说,他们的试错机会为零。 “周灿、江小花,第一组,负责21-31号病床。金铭希、陈浩,第二组,负责32-42号病床……” 普通病床数量是105张。 前面五个小组,各负责11张床位。 任务量比后面的小组稍重。 周灿倒是无所谓,多一张床位,在他看来反而是好事。 意味着多一次进手术室锻炼的机会。 他目前已经把多门高等医术都提升到了住院医水平以上,再加上他在神经吻合方面有着极高的天赋。要是谢主任不再打压他,或许在神外规培的这两个月,能够获得大把的上手机会也未可知。 总之,他还是挺有信心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