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邀约-《玉笙烟》
第(2/3)页
“你无需谦虚,你是白清尘的徒弟,他老人家年轻的时候桀骜不驯,自命清高,先帝就喜欢他这种豪放不羁的性格。与高手下棋就是爽快,你若是藏着掖着反而讨朕不喜。”博奕一脸笑意地说着说着便抑郁了他放回棋子:“熹儿。”楚南熹有些诧异地看着博奕:“虽然我与你祖父之间有许多过节,但怎么说我也是你名义上的舅舅,做舅舅的就不得不多说几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无论江湖之远,庙堂之高,君是君,臣是臣,是退是进,把握好分寸,你祖父就是栽在这上面了。”难道祖父的死跟皇室有关?
“关于和盟你有什么看法?”
“陛下大寿,宴请各国,若是能结四国之好,缔友谊之邦,是天下之大幸!外臣以为应该通商,集万物珍宝于一,招百来八方商客,物尽其用,各取所需。”
“此方法甚好,只是贸然通商怕是不妥。”
“东楚和西秦隔着一条乐水,外臣听闻陛下为了安置东楚的流民在河东下游修建了瓦屋房舍。”
“确有此事,若不是流民泛滥,东楚迟迟不肯安置流民朕也不会出此下策。”楚南熹点了点头,这些流民无处可去,只好逃亡到邻国西秦了,博奕的做法是正确的,若是让流民入境,恐生祸端,到时瘟疫滋生,一城的人都别想活。
“乐水之东是一片荒郊野岭,北到燕城,南至琼洲(大禹),正是四国通商的好地方。此地不在四国境内,更不受四国管辖,不如各设通商口岸,互易商货。”楚南熹有些焦急地等待着博奕的答复。
“务财惠农,通商惠工。”博奕看着墙上的字,上面写着‘天下熙熙皆为利往,天下攘攘皆为利去’这世间没有永远的盟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人世慌慌不过图碎银几两,偏安一隅,人如此,国亦如此。
“好,茂行拟一道圣旨下去,这仗不打也罢,东楚欠西秦的朕要一笔一笔地讨回来!”
嘉定丁末年,八月十三,帝博奕召见三国使者于抱德殿内达成共识。
“小可汉,你说这秦王是什么意思?又是把人关在驿站,又是让签什么合约的。”东篱挠了挠头实在气不过。
“别多问,反正是好事。”尉迟渊背着手大摇大摆地走在宫路上。
“这算哪门子好事啊!”东篱跟在他身后小声嘀咕着,尉迟渊停下脚步,回头上下打量了他一番不屑的说:“头发长,见识短。”东篱摸了摸自己的头发,心想我头发也不长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