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万人垂颈,一人上天-《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第(2/3)页

    “陛下,生命是短暂的。你想要的天心城,将耗费百年劳动财富,远不止宋应星他们说的,十年。”

    刘招孙大吃一惊,怎么变成一百年。

    “从您装卸的模型推断,这是一座远超唐帝国长安,古罗马雅典的大城,工程量巨大,空前绝后!或许一百年都不够,那时候陛下已经不在;您的子女们,孙子孙女们,重孙子重孙女们,曾孙曾孙女们、玄孙玄孙女们都死了;我怀着十分尊敬问一声,建造一座直到数百年才能完工的都城,真的值得吗?”

    出于帝王的宽容,刘招孙控制好情绪,让葡萄牙人继续说下去。

    “朕要建造的是东半球的中心,当然值得!天心城比古往今来所有都城都伟大!”

    “陛下,即便百年后,您还在人世,可是,和无尽历史长河相比,您所营造的天心城不过恒沙一粒,不过是沙滩上的一颗沙粒·······总之,工程是漫长的,而生命是短暂的。”

    穿越者不喜欢听夸夸其谈,不过,想到刘堪驾崩时,天心城还没有竣工,他陷入了无尽的忧伤。

    “去重新设计吧!规模只能更大,不能小!”

    若奥·弗雷德里科·鲁多维塞行过大礼,离开了,他要去修改设计图纸,开始全新的都城建造。

    重新征召劳力的命令下达了。

    百姓来了。

    有些人自愿而来,他们有的为高薪俸的许诺所动,有的因为喜欢冒险,也有的为了摆脱感情纠葛,但几乎所有的人都是被迫而来。

    辽东、朝鲜、关内大街小巷贴出了告示,由于志愿者人数太少,训导官带领镇抚兵到街上去,闯入各家各户,推开后院的栅门,到田野上去,看那些不肯走的顽固家伙们藏在哪里。

    到秋天的时候,他们凑集了10000人,20000人,30000人,都是壮丁。

    就像对付苦役犯或奴隶一样用绳子把他们捆绑起来,捆绑的方式各异,有时把他们的腰部用绳子串起来,有时用临时制作的脖套,有时还捆住脚踝连起来,各处都能见到同样的场面。

    根据陛下的命令,你们到关内天心城工地去干活吧;

    如果训导官忠于职守(大部分人都是这样的),不论是年轻力壮的还是弱不禁风的,甚至刚过孩子年龄的壮丁(十五岁以上)都不能幸免。

    最开始,被强制劳动的只有战俘,外藩,蒙古人,女真人,朝鲜人,日本人,后来,镇抚兵开始强征辽东汉人。

    百姓先是拒绝,设法逃避,提出借口,妻子快分娩了,母亲年迈,有一堆儿女(上有八十岁老母,下有三岁小儿)墙垒了一半,家里没有吃的,休闲地该耕种了;

    如果陈述这些理由,不等你说完镇抚兵便下手了,胆敢反抗就遭受殴打,许多人被押着上路时鲜血淋漓。

    女人们跑着,哭着;孩子们更是嚎叫声震天。

    劳力们被集中到长江北岸,集中到武当山,集中到汉水或者丹江,集中到帝国沿海无名小村。

    或者,集中到行刑台四周。

    暴政一旦开始,只会越演越烈。

    在荆襄,在均州,在文登,在辽东大地,在蒙古草原,在山区和平原,在武定皇帝权力所到之处,大齐百姓都被捆绑在战车上,滚滚向前。

    注意,这里的捆绑不是比喻,是真正的捆绑。

    只有在绑得太紧致使他们相互绊倒的情况下才肯松一松;随处可见女人和孩子们向训导官苦苦哀求,设法用几个鸡蛋或者一只母鸡贿赂对方,不过,这些可怜的东西丝毫不起作用。

    帝国需要有人服徭役,需要残酷征收边远地区的黄金,绿宝石,钻石,胡椒和肉桂。需要兴建天心城,需要东征朝鲜,需要征服倭国,需要对南明保持压迫,需要和张自成对峙……帝国需要大批廉价劳动力。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均州,也不相信。

    征夫们穿过田野,穿过小河,穿过丘陵,从一个地方走到另一个地方,驿道是留给帝国战兵使用的,他们只能走小路。

    千万人,在用脚踏出来的小路上行走。

    头顶,天气变化无常。

    让人望而生畏的烈日,滂沱的大雨,一切都化作对大齐和太上皇的诅咒,化成了苦力们响彻云霄的呐喊与哭嚎。

    “齐皇死而地分!

    嘿吼!

    嘿吼!

    嘿嘿!

    嘿吼!

    嘿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