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少年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阁下不必担忧,在下自是知晓此间要害,且在下对国君甚是钦佩,其有所求,定当倾尽全力。” 听罢,丙丁彻底折服,焦急神色顿消,之余对公主吉人天相之幸而欣喜,离椅下跪恳请道:“恳求楼主出手相助,这是陛下手书,托我交由楼主。楼主阅后务必销毁。”言毕,丙丁将一封密信交递到少年跟前,待少年接过后,便起身走向门外决然离去。 少年轻叹,却未做阻拦,丙丁此时已是伤及脏腑,油尽灯枯早已回天乏术,方才强提最后一口真气,应是奔赴战场,求一个男子汉大丈夫,当死沙场之中。 密信有一道仙家禁制,应是用丙丁本命精血为引,若是强抢得之,便会触发禁制烧毁,想来是护国供奉的手笔。 打开密信后得见,一工整小篆却难掩笔锋犀利:听闻无事楼万事可办,楼主为人刚正不阿,言必行行必果,今大月国趁正魔两道大战之际,借口从前线撤下整顿,实则暗中倒戈,并隐渡一批魔道修士,一同袭向我南枫国国都,南枫国现下岌岌可危,因前线将士正处于正魔两道战役关键时刻,本王即便愧对先祖守不住这家国基业,也做不出召回将士打破平衡。只求坚持到前线战事定局,吾辈便死不足惜。 只是本王有一小女,年岁刚过幼学,天姿甚是聪颖,钦天监与国师都曾言小女有大气运,命万不该绝于此。朝臣为了小女殚精竭虑,也想不到该如何破局。直到一位曾四处游历过武夫供奉,提出了可请无事楼楼主相助,并说他曾与楼主一同荡平过一批邪修,还曾言楼主出力大半,自己出力绵薄,更是直言楼主是值得托付信任之人。 望楼主务必保全本王小女! 看毕,少年先是会心一笑,想起与老前辈荡恶除寇后诓骗他:“如此壮举,若不喝葫中烈酒,岂不浪费了快哉风?”总角少年接过老旧葫芦,大喝了一口,呛的满脸通红,步履不稳。 随即微微皱眉,隐约觉得事情恐怕并没有表面那般简单,虽然此事于一般修士或武夫而言已经难如登天了,就算是一品武夫,也不敢说能在万军丛中和一群境界不详的修士里独自脱身。救公主一人脱身,还有一五品武夫从旁相助,少年捻了捻指,恐怕这名武夫并不寻常,至少五品武夫对此事成败毫无助益,反是累赘。不过少年也未做过多推演,因为他只管救人便是,救一人是救,顺手救下个同路人也无不可。 无事楼和少年的两位师父其实大有来头,前者与第一刺客后事楼只差一字,无事楼刚开办,曾吓死过寿元将近的千年老王八,不过死的早也是好事,看不到那把匕首登门示威。只因下界曾与女子刺客仇怨者门前都有一把杀意凌然的匕首登门拜访,摆明了不许老家伙出手造次。 第一客约战第一散修,却酿下大祸,所幸有异世游魂经过,取异魂补全小猫妖神魂,为其改命收为弟子后取名乌尘,此名是小师父所取,说他原本一身毛发乌黑,不见一丝杂色,故取乌姓,又因师徒三人结缘,相识于下界尘世间,虽相识于微末,时日不长,然结缘却深,故而取单字名为尘。 小师父每旧事重提,都要揶揄一番说道:“原本是让你大师父取名的,可惜给他机会,他自个儿不顶用,愣是想不出一个名字”说到此处总会宠溺的揉揉乌尘的小脑壳,继续自豪且柔声笑道:“还是为师更会取名,一下子就想到乌尘二字,多好听的名字,尘儿你说是也不是?”其实小乌尘和少年也还未明白好在哪,但却喜欢。 想到方才国君虽是说因小公主气运一事,才相求自己这一未曾谋面之人出手救人,但通篇下来,虽只字不提多宠、多爱公主,但他放得下江山、朝臣文武,乃至自身性命都不要,也放不下公主,这分父爱之重,重于泰山几座?但阴阳相仪,小公主真能承受得了这等“祸事”吗?一语双关。 思绪流转,眉头微皱,又想到二位师父为自己争风吃醋,时常要斗嘴一番才能罢休,于是乌尘试试不点头,毕竟也不想他们二位争吵,结果小师父被此举气的,近三天不曾与这小弟子说话,传武之时又重手三分,虽说此前教习下手也不轻,但孩童尚能忍住不哭;只是这段时间里,每每看到小师父宠溺的眼神,在故作冷漠之间两相徘徊,加之被打的确实难受。 小乌尘脸上写满了左右为难二字的跟小师父说:“大师父说不想再看到小师父这土包子,一朝得势便瞪鼻子上眼了。” 模仿青衍的语气续道:“为师只是想取个更好的名字,想了数日也做不了决断,她不同样也是?真以为她是看我没想到?才临时起意起的乌尘二字?”言罢还有声有色、有模有样的冷笑,趋近神似。 只见小师父脸色阴沉,凌空随手拘起一个物件,飞身向外去寻大师父了,只因速度实在过快,小乌尘隐约看见像是一口锅?便蹬着小短腿去往庖房,看了一眼厨灶,果然空空如也,小乌尘心里暗道对不住大师父了,未了便听到屋外大师父的疑惑惊呼、哀嚎声、求饶声不绝于耳…… 少年想到此嘴角泛起笑意,大事小事都绕不过一个理,那便是过心观,过了便是道心透明。 随即将柜台、一桌一茶几以及三张椅子,收入方寸物后,闲庭信步,似乎未曾把方才委托放在心上,实则少年是在沉稳思绪厚积薄发,已当做自己道心是否通透、蒙尘相关,与己心中侠骨所系;大小师父都曾言,逢大事必有静气,方能成事。少年言听计从。 接着提笔留书,给楼阁主人,言说退租事宜,想到城中百姓大都逃难去了,留书不一定会看到。但还是先行写下,大师父曾言: “做事要有始有终,断不得自以为是,妄下定论,为师曾借一道友若干灵石,允诺二十年归还,登门时这道友洞府已然荒废,人也不见踪影,我便当她是被仇家打杀,身死道消了。结果谁曾想,这厮时隔百年现身为师洞府,把那灵石连本带利给讨了回去,为师差点道心破碎啊……” 谨遵师父教诲,少年置办琐碎之后,这才打开一方地图,虚点南枫国国都,枫叶城,相邻处便是已然倒戈的大月国,两国交恶已有数百年之久,据传南枫国之所以将国都定在大月国边境,就是摆明了,要打你,我南枫国国君当下便能御驾亲征,你要攻过来?好好好,我南枫国国军便身先士卒。 将两国信息于脑内过了一遍,少年拟定了救人后的行走路线,北方正魔两道中心战场当是最凶险的路线;东边是走海路出海,海路变数多,带两人施展遁术恐生事端;再南端就是十万大山,藏身倒是好去处,而且妖兽也可用来抵挡追兵一二,而且不会祸害到逃难向西的寻常百姓人家;看来是最好的选择就是南下了。 沉吟片刻,少年再次将视线略过地图的北部,太平山脉?顿时有感,目光再也挪不开了,就决定北上,至太平山脉转走西横穿山脉抵达西北境域,再做定论。至于原因为何,不过是直觉二字,记得小师父曾说:“你那不顶用的大师父大小算计颇多,不过在我看来他最厉害的算计,是他总肯相信直觉。” 既然路线已定,那便稍作整顿,再启程前往枫叶城。小叶城距离枫叶城约莫三千余里,以丙丁三品武夫全力奔袭约莫需要三四天光景。但少年既是武夫亦是“修士”,御剑飞行约莫半天光景便能抵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