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刘弘三人相互对视一眼,纷纷微笑点头。 黛玉说道:“我也觉得这位余姑娘不错,而且她与宝姐姐的品性相似,俱是性格坚毅之人。” “看来薛蟠这家伙的愿望要成真了……” 刘弘想起之前薛蟠抓耳挠腮的焦急样,就忍不住笑说:“你们是不知道,薛蟠这厮陪我游览崇福寺的风景,抓耳挠腮好不急躁,搅得我都没心思享受难得的清闲了。他就担心薛赞善不同意这桩亲事,如今看来,他的眼光不错,薛赞善的看人的眼光也不错。” 事实上自从他得知薛蟠的意中人后,早就派了人手从各个方面打听过了。 余家的祖宗族人,包括余瑶这些年的表现为人,他都打听的清清楚楚。 怎么说薛蟠也是他的心腹大将,作为储君,他不希望身边有任何隐患存在。 可以说,他比薛蟠都要了解余家、余瑶的情况。 宝钗郑重道:“殿下谬赞,臣亦不过是相信哥哥的眼光……哥哥从未如此坚定于一件事,他如此看重余家姑娘,这位余姑娘自然有她的特别之处。臣今日一见,总算是明白了,哥哥看重的就是余姑娘的品性,与容貌无关!” 实际上宝钗还有一句话没说,她敢肯定兄长薛蟠看重的就是余瑶孝顺父母,善待弟妹的品性。 至于容貌什么的。不过是个添头。 毕竟薛家大爷若想要长得好看的姑娘,江南那些燕环肥瘦的清倌人多了去了,薛家缺银子吗? 而宝钗满意的,也就是余瑶的品性。 那些所谓贵女的琴棋书画之才能,在宝钗的眼里根本不重要。 刘弘点了点头,这一点他也认同宝钗的看法。 他解下了腰间挂着的玉佩,递给了宝钗。 “这块玉就当是孤予薛家大喜的贺礼,薛赞善代你兄长收下。回去跟薛夫人说此事时,可持此玉告知你母亲孤的意思,薛蟠乃孤之心腹,无需依靠什么妻族之助,孤就是薛家最大的靠山!” 刘弘的态度让宝钗甚为惊喜,忙起身接了过来,盈盈拜道:“臣代兄长谢殿下隆恩!” …… 宝钗与薛夫人是怎么谈的贾琮不清楚,但薛家很快就请了邢夫人为中人,前往宣南坊余家为薛蟠提亲。 薛蟠乐得在南池坊市包下了最大的酒楼,宴请一应同僚友人,宣告了自己的亲事。 薛、余两家很快就将婚事推进,余家的小店依旧开着,不过那几位惦记这位“豆腐西施”的军中汉子就没有在出现在小店附近了。 贾琮在去宫中时,碰到刘弘好几次吐槽薛蟠这厮有了心上人就忘了他这个君上,这两日经常找不见人。 两人不用猜就知道这厮跑去了哪里,毕竟薛蟠每回回到东宫时,手里都会提着好几块豆腐,嚷嚷这是未婚妻让他拿来给太子爷尝鲜的。 薛蟠的亲事敲定,贾琮也算是少了一桩心事。 他没有理会咧着牙憨笑的“呆霸王”,与刘弘埋首桌案上的公文中。 最近朝中没有什么大事发生,新政的一项项措施都在稳进推动。 现如今唯一让两人的头疼的,就是前些日子从高原跑来京城的乌斯藏使团。 那位乌斯藏的国师活佛答力麻八剌此来京城,就是想借西洋夷人给大夏带来的威胁,想要白嫖一波天朝的财物赏赐。 毕竟大夏要想拉拢乌斯藏,不出点血怎么行? 可偏偏他遇到了贾琮,不但没得到赏赐,还被皇帝老爷狠狠申饬了一番。 在迟迟等不到朝廷的回应后,今日一早上书礼部说是他打算回去了。 皇帝老爷懒得理会这点小事,就将折子扔给了儿子,由太子全权处置。 “琮哥儿,你说咱们要不要半路将其……免得放虎归山!” 刘弘割喉的动作落在一旁內侍的眼中,嘴角忍不住抽了抽。 小爷被永丰伯带坏了啊,怎么动不动打打杀杀的! 贾琮却摇了摇头:“答力麻八剌是死是活不重要,咱们现在要做的是解放农奴运动的推进。四哥,这事还得靠龙禁卫出手,先请曹嘟嘟过来吧,咱们听听他的意见。” 月票推荐票 今晚先更到这里,明日继续,晚安!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