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龟丞相、鳖先生、万年居士、忙中闲人,这四位可都是话本界的新星,被无数少女追捧,我自然知晓一二?不知主公找他们何事?”贾诩好奇地问道。 董武有些无语,这四个笔名明明就是眼前这位三十多岁的贾诩。 没有想到贾诩竟然还敢在这里装糊涂。 “看来你之前的忙碌都是装的,都有闲情雅致写这些!” 说着,董武转过身继续道:“从今天起,你的工作量加倍!” “额……” 贾诩苦着脸道:“主公,你别呀,好不容易多了点人手,而且你不是说了要给我减负嘛。” “呵呵!” 董武冷冷一笑:“那你承不承认?” 贾诩叹口气道:“唉,主公,我确实这四人的本尊。” “但这一切还不是为了主公话本经济!” “这东西太赚了!” “基本每家每户识字的女人都爱不释手,就算不识字的也愿意买上一本,慢慢着摸,久而久之她们也能识一些字!” “您知道现在就这么一本话本能卖多少吗?” “一个月几百万册!” “我也不过是写了一个开头,不过时间与精力的关系,后面只能找别人代笔。” 几百万册! 关中倒是铜钱交易,一本话本也就大几文,相当于几斤粮食。 如今的关中粮食并不缺,因为耕地多,人口少,所以粮食供应完全充裕。 关中不过两三斤粮食的价钱,可关外就不一样了。 曹姝买这些话本,一个月基本是二十几册,固定初一交货,每本的价格在半石左右。 所有曹姝一个月在这上面的花销就是十石。 曹操给她的月钱折算下来也不过二十石。 真没有想到倒卖这个竟然能这么赚钱。 曹姝不过其中一位,有钱的世家女子多的是,而且距离越远,价格越贵。 更何况关中不止是话本,还有文人雅士喜欢的各种典籍。 这种典籍在关外更是追捧。 可以说着光这个产业就能养活一大半的关中人口。 “这些倒卖书籍的人?” 贾诩呵呵一笑:“卫觊的书局。” 原来如此,前段时间一直不见卫觊,原来跑去干这个勾当了,难怪去扩建厂房了。 “唉。” 董武叹了一口气,这一路上,他在关外看得太多衣衫褴褛、瘦骨如柴的关外百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