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一幕,被不少路过的村民看在眼里。 不到半晌午,徐家大门口就陆续来了好几拨人。 有来讨油治冻疮的,有来讨油治裂口的。 徐军那是来者不拒,只要是正经用途,每人都给一小罐头瓶。 “军哥,” 李兰香看着下去了一大半的熊油,有点心疼,“这……这也太败家了吧?” “傻媳妇。” 徐军擦了擦手,看着那些拿着油罐子、满脸感激离去的乡亲。 “这叫散财聚人。” “赵大山以前靠的是吓,咱们靠的是敬。这几罐子油撒出去,换回来的是全屯子的人心。以后咱们作坊要扩大,要招工,这些人,那都是咱们的底子!” 午饭很简单,熊肉炖土豆,配大饼子。 虽然简单,但那熊肉特有的粗纤维和浓郁肉香,依然让人食欲大开。 徐军一边吃,一边看向李兰香。 “兰香,收拾收拾。” “咋了?” 李兰香一愣。 “明天一早,咱俩进城。”徐军放下筷子,眼中闪过一丝光芒,“去找白师傅。” “去卖那金胆?”李兰香压低了声音,那是家里的最高机密。 “对。” 徐军点了点头,“那玩意儿放久了药性会散。趁着新鲜,得赶紧变现。” “而且……” 他看了看李兰香那双因为常年做针线活而有些粗糙的手。 “咱们之前说好的,缝纫机的事儿,不能拖了。” “啥?” 李兰香手里的饼子差点掉了,“军哥,你来真的?那得一百多块呢!而且还要票!” “票我有。” 之前物资局张科长给的,虽然主要是肉票,但也有些工业券,不够的可以去黑市或者找李二麻子换。 徐军语气坚定,“钱更不是问题。有了这颗金胆,咱就是买两台都够!” “这几天你也累坏了,又是做饭又是缝弓囊。有了缝纫机,你以后做活儿也能轻省点。” “可那是给以后咱们孩子娶媳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