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请柬-《重生80年代,从傻子到大山之主》
第(2/3)页
徐军随口遮掩过去,继续写下一张。
“送呈:百草堂白师傅钧启”
“送呈:林业站孙站长钧启”
“送呈:农机站孙站长钧启”
“送呈:东方木材厂刘厂长钧启”
写到最后一张时,徐军犹豫了一下。
但他还是提笔写道:
“送呈:李二麻子兄弟亲启”
(对于江湖人,不用钧启,用兄弟更显亲近。
一共六张请帖,红彤彤地摆了一炕。
这不仅仅是六张纸,这是徐军在这短短半个月里,用智、勇、利、义,在这个时代编织出的一张庞大的关系网!
“兰香。”
徐军吹干了墨迹,把请帖小心翼翼地折好。
“明天,二愣子赶车,咱俩进城。”
“一是为了送帖子。”
“二是为了交货!”
他指了指房梁上挂着的那二十把已经彻底完工、用羊皮弓囊包裹严实的“黑山弓”。
“把这批货交了,换回尾款。”
“咱们就有钱,办一场全屯子最风光的流水席了!”
“嗯!”
李兰香重重地点头。
她看着满屋的红纸,看着那些蓄势待发的神弓,只觉得浑身的血都热了。
好日子,真的来了。
黑山县,县物资局大院。
深秋的县城,比起靠山屯多了几分喧嚣,但也多了几分萧瑟。
满大街的杨树叶子落了一地,穿着蓝灰工装的行色匆匆。
一辆并不起眼的大轱辘马车,稳稳地停在了物资局那扇气派的铁大门前。
车上盖着厚厚的帆布,二愣子紧张地攥着鞭子,手心里全是汗。
徐军跳下车,紧了紧身上的新棉袄,拍了拍二愣子的肩膀:“在这儿等着,我去交差。”
他并没有像普通农民进城那样畏畏缩缩,而是提着两个沉甸甸的麻袋,腰杆笔直地走进了传达室。
“大爷,劳驾,找一下采购科的张科长。我是靠山屯的徐军,来交联防器材的。”
……
上午 9:00,采购科办公室。
“好!好!好!”
张科长手里拿着一把刚刚从羊皮弓囊里抽出来的黑山弓,连说了三个好字。
此时的黑山弓,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灰扑扑的木头架子了。
经过鲁老头的精细打磨和上漆,弓身乌黑发亮,如同黑玉。
弓把处包着防滑的压花猪皮,弓梢处镶嵌着温润的盘羊角。
最绝的是,在那黑色的弓臂上,还用金粉漆描了一圈细细的云纹,既显得威武,又透着一股子工艺品的贵气!
“徐同志,你这手艺……绝了!”
张科长爱不释手地抚摸着弓身,“这哪里是农具?这送到省里去展览都够格了!”
他又抽出一支箭。
箭杆笔直,箭羽洁白,箭头是烤蓝过的三棱钢簇,寒光闪闪。
“这质量,比部队退下来的老套筒看着都得劲儿!”
“张科长满意就好。”
徐军笑了笑,不卑不亢,“咱们做手艺的,讲究的就是个良心。这是给公家办事,那是保卫咱黑山县平安的,哪敢马虎?”
“说得好!”
张科长当即拍板,“会计!给徐同志结账!剩下的二百块尾款,立马支取!另外……”
他想了想,“再给批二十斤特供的猪肉票!算是局里给咱们优秀工匠的奖励!”
徐军接过那厚厚一沓大团结和那张金贵的肉票,心里那块石头彻底落了地。
钱货两清,但这人情,才刚刚开始。
他从怀里掏出了那张大红色的请帖,双手递了过去。
“张科长,有个不情之请。”
“哦?”
张科长一愣,接过请帖一看,笑了。
“后天,寒舍温锅。虽说乡下地方简陋,没什么好酒好菜,但胜在野味足。想请您去指导指导工作?”
张科长看着那工整的毛笔字,又看了看眼前这个年轻稳重的汉子。
他知道,这徐军,绝非池中之物。
“行!”
张科长痛快地收起请帖,“既然徐兄弟看得起我老张,那天只要不开会,我一定去讨杯酒喝!”
……
上午 10:30,县城各处。
出了物资局,徐军马不停蹄。
他先去了东方家具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