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贾琮话音才落,大殿之中为之一静! 若真是按照贾琮所设想那般。 那除却神京总院以外。 东篱书院至少需要十四尊半圣和一百三十尊鸿儒,以及至少五百至八百大儒! 这还只是最粗略的估算,拿省学来说,半圣任院长,只是半圣何等尊贵,怎会处理书院日常杂务。 势必要有一个主持书院日常运转的副院长,至少也要是鸿儒,还得是实力超出府学院长的鸿儒才行。 副院长乃是鸿儒,那学政呢? 再往下书院的教习总不能让一尊半圣院长带领一群第二境儒者任教吧? 这般恐怖的数量,完全超出了众人的认知。 “诸位可是觉得本侯所言有些太过惊骇了?” 贾琮见状,嘴角缀着笑意。 “东篱书院,非是本侯一家的书院,而是汇儒道百家之力共同所立!” “百家之人,齐心协力,或许一时半会凑不出如此强大的师资力量。” “但《管子·权修》有云: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东篱书院的发展,不在于一年两年,而在于百年千年!” “去岁东篱书院扩建以后,于大乾各地选拔天赋上等适龄儿童入学,层层筛选。” “诸位以为如此师资力量之下,东篱书院培养出一尊大儒需要多久?” “百年之后,若书院文华璀璨,重现百家争鸣之景,今日会盟诸位,皆是儒道功臣!” “后世青史,必有浓墨重彩一笔!” 大乾之人,毕竟没有经历过信息爆炸时代的洗礼。 况且先天神祇随手画出的大饼,也不是信口开河。 细细想来,若是汇百家之力共建书院,至多三十年,书院就能培养出大儒! 至多百年,书院所培养的大儒就能源源不断的补充其师资力量! 所欠缺的无非只是时间罢了。 “依本侯设想,书院大儒境以上的教习或是院长,可依照其对书院贡献,在书院学子之中挑选数量不等弟子!” “一百三十座府学,百家之人谁任院长,便可从所在府学中开辟一分院,传授自家学问。” “当然,具体如何施行,还需日后与诸位共同商议!” 未等众人缓过神来,贾琮便将这大饼的利益具象化。 说白了,刚才说的是儒道百家共同的利益,现在说的则是跟各家息息相关的自身利益了。 “侯爷英明,若真是如此,我等不仅能造福天下百姓,亦能让各家学派得到传承发展!”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