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为什么?” 刘晔拨马上前,面带怨气的俯视着曹洪: “官渡一战,若非我献上霹雳车,曹操焉能破了袁绍土山,又怎能打赢官渡一役?” “我刘晔自问有功于你曹家。” “而你兄曹操却因我姓刘,就将我的功劳无视,对我弃之不用,处处防范。” “曹洪,用你那不太聪明的脑子好好想一想,我为什么要反你曹家?” 本是悲忿的曹洪,被刘晔问到哑口无言,竟是无言反驳。 没办法,这件事上,确实是曹操理亏。 刘晔官渡一战立有大功,这是世人皆知的事实。 事后哪怕刘备一统南方,大有鲸吞天下之势,刘晔也不曾为之所动,仍是尽心竭力为曹操出谋划策。 曹操能坐稳关中,收取凉州,乃至于拿下益州,其中少不了刘晔一份功劳。 可曹操呢,自从刘备称帝后,便将刘晔踢出了谋士团,甚至一度还想仿效荀彧旧例,暗示刘晔服毒自尽。 若非刘晔深居简出,几乎不与外个来往,稍稍打消了曹操一点疑虑,此刻恐怕早已步了荀彧后尘。 面对曹操的“忘恩负义”,刘晔有怨气不是天经地义? 以此推导,刘晔此刻参与反秦叛乱,在最关键时刻给他们曹家致命一击,岂非也合情合理? “贾诩,陛下待你不薄,不曾有负于你,你为何也要从贼作乱,背叛我大秦?” 曹洪驳斥不了刘晔,只得转而向贾诩怒问。 贾诩却神情淡漠如水,并无刘晔心头那般怨气,只淡淡回了一句: “曹公与吾,本就是因利而聚,我为曹公说服马氏归顺,曹公保我平安。” “如今曹公覆亡在即,已不能再保我平安,利已尽也。” “因利而聚,自然是因利而散。” 曹洪再次哑然。 贾诩不讲什么情义,不讲什么忠义,只讲一个利字。 抛弃了任何冠冕堂皇,一切虚伪掩饰,直指本质。 “贾诩,你,你——” “你们这群叛贼,你们叛我曹家,我要杀了你们——” 恼羞成怒的曹洪,发出一声困兽般的咆哮,竟不知哪里来的力气身形纵跃而起,独臂抄起地上的血刀,向着刘晔和贾诩扑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