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父皇,儿臣想请命,往并州助骠骑将军抗击刘备,我为大秦江山社稷尽一份力!” 曹植叩拜在地,一脸大义凛然的向曹操慷慨请缨。 曹操又吃一惊,显然没料到,自己这个儿子不光深藏韬略,还有这等报国之心! 现下正逢大敌来犯,国家危难之秋,天子的儿子没躲在后方享乐,而是亲赴前线与众将士们并肩抗敌,这对前线的军心士气,将是何等大的激励。 “好,子建,你当真是好样的,不愧我曹家的种!” “朕就封你为中郎将,命你率三千兵马往并州,助你子孝叔抗击刘备,保我并州!” 曹操起身下阶,将曹植扶起,欣然准了他所请。 曹植欣喜万分,慨然道: “父皇放心,儿臣必尽我所能,辅佐子孝叔父死守太行防线,绝不放大耳贼一兵一卒入我并州!” 听着儿子这豪言语壮,曹操心中愈加欣慰,不禁拍着曹植的肩膀开怀大笑。 “好好好,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咱父子一心,何愁不能让那大耳贼折戟而退!” 大殿之内,响起曹操豪气霸道的大笑声。 众臣们对曹植,皆是投以了欣赏敬佩的目光。 唯有曹丕,却是眉头紧锁,看着大出风头的弟弟,心中一股危机感悄然而生。 他自然知道,曹植主动请缨,这是想去并州刷战功,为他与自己争夺太子之位,再添几枚筹码。 “曹植~~” … 半个时辰后。 陈留王府,某密室。 “德祖啊,你果真是料事如神,父皇果然在今日朝会上,商议如何应对伪汉来犯之事。” “我按照你事先所授的方略,主动向父皇进言,果真令父皇对我刮目相看,赞赏有加。” “今日朝会之上,我是出尽了风头啊!” “你是没看到,二哥的脸有多难看,哈哈哈——” 曹植滔滔不绝的将朝会之事道来,说到得意处,不禁放声大笑起来。 相对跪坐那位年轻儒士,却只淡淡一笑,浅呷一口杯中酒,似乎早有所料。 年轻儒士名为杨修。 杨氏一族乃弘农望族,家族底蕴可与曾经的袁氏相提并论,家主杨彪更乃当世名士,前汉朝太尉。 今弘农郡大部虽为汉朝所占,但杨氏一族所在的华阴,却位于潼关以西,处于秦国境内。 故杨彪父子当年便随曹操,西迁至了关中,其后曹操废汉称帝,两父子便转而做了秦臣。 杨修自小便天赋异禀,被人赞为神童,与同样天资无双的曹植是惺惺相惜,交情深厚。 如今曹植眼见曹丕接连立功,风头正盛,自己储位之争上已落了下风,便不得不暗中招揽杨修为幕僚,为其幕后出谋划策。 今日朝堂之上,曹植种种惊艳的表现,不过皆是杨修背后所授罢了。 看得曹植这春风得意的样子,杨修便知道,自己的谋划起作用了。 在这场太子之位的争夺战中,本是落于下风的曹植,终于扳回了一局。 “殿下放心,有我杨修在,太子之位必为殿下所有!” 仰头一杯酒饮尽,杨修霸气自信的给出了承诺。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