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对一个谋士来说,可以说是最大的荣耀,含金量最高的评价了! 哪怕是刘备这个天子的礼贤下士,对法正这般谋士而言,甚至都不及萧方这一句赞赏更激动振奋。 “萧丞相竟…竟也知我法正这样的人?” 法正望着萧方半晌,方才吐出了这么一番感慨。 “孝直你过谦了,你可不是‘我这样的人’,你乃深埋于沙中的璞玉浑金,只是在等待陛下这位有慧眼的英主,从沙中将你认出罢了。” 萧方人情事故也是炉火纯青了,一席话既盛赞了法正,顺道又丝滑的吹捧了老刘。 法正心头一震,倍加受宠若惊,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陛下适才与我等正谋划着伐秦方略,孝直你足智多谋,定有良策,不妨说来给大家参详参详。” 萧方一笑,羽扇向着沙盘一指。 法正是有王佐之才,但也要有施展的舞台,有机会向刘备及在场大汉精英们,展示自己的才华才行。 否则就算老刘要重用,众臣们也是不服你呀。 萧方就借着伐秦之议,让法正有一个契机,展示自己的智计格局。 法正素来自信,见萧方给他机会,当下也不拘紧,大大方方便往沙盘前一站,抬手便是一指: “臣以为,伪秦虽有四州之地,但其精华不在益州,不在并州,也不在凉州,而在关中!” “欲灭伪秦,必取关中,关中若得,则伪秦必亡。” “然关中乃四塞之地,东有潼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南有武关亦乃雄关险隘。” “如今曹操又得袁氏并州,关中之北又有并州为屏障,可确保北面无危。” “依常理,陛下若要伐秦,则只有破潼关或武关杀入关中。” “但这两座关城皆是险峻异常,易守难攻,曹操也定然会屯以重兵防御。” “我大汉国力虽强于伪秦,可调动的伐秦之兵也数倍于伪秦,但曹操依托这两座关城的地利之险,便可轻松补弥国力兵力上与我大汉的差距。” “倘若陛下按照常理,集结我大汉倾国之兵,从潼关武关一线对关中发动进攻,只怕想要破关而入是难如登天。” “仗打到最后,势必会打成一场僵持不下的持久战,打到我们士卒疲惫,粮草耗尽,不得不无功而退。” “所以臣以为,从潼关武关一线进攻关中,乃下下之策!” 法正指着沙盘,口若悬河的剖析着利弊。 刘备也好,诸葛亮,田丰等众臣也罢,听得法正这番论断,皆是微微点头。 法正所说,正是先前他们几次商讨后的共识。 能有这般见解,足可见法正智谋不俗,令众臣渐渐为之刮目相看。 刘备遂是问道:“那孝直以为,不从潼关武关攻取关中,又当从何处下手?” 法正等着就是刘备这一问,手立时向关中北部移去。 “臣以为,关中的软肋,就在于并州!” “并州与关中相接,其河东郡至关中之间,可谓一马平川,中间只是相隔一条黄河而已。” “倘若我们能先收复并州,则首先等于斩断关中一臂,解除了伪秦对我河北居高临下之威胁。” “其次拿下并州后,我军便能由河东向西,渡黄河从北面杀入关中平原。” “黄河再险,也险不过潼关,我军由河东渡河攻入关中的难度,要远小于由潼关攻入关中的难度。” “故臣的方略是,陛下以我主力汉军,于潼关一线吸引曹贼率伪做主力拒守,令其无暇分兵。” “陛下可另遣一员大将,由河北向西一举攻取并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