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子桓竟有这般见识,当真是让孤刮目相看…” 望着跪伏在地的曹丕,曹操微微点头,眼神中透出一丝欣赏。 尔后,他收起欣赏,佯作无奈的一声长叹。 “既然是天命所向,民心所归,孤自然不能违背天意民心。” “只是,孤毕竟乃是汉臣,以臣废君,得位不正,国祚焉能长久?” “孤不做为后世唾弃的篡国奸臣,孤也不愿孤开创的王朝,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啊…” 众臣就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曹操这话,这到底是答应了,还是没答应? “今日朝会,就先到这里吧…” 曹操拂了拂手,不给众臣再劝进的机会,拔腿便已扬长而去。 众臣被晾在了大殿中,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眼瞪小眼皆是摸不清头脑。 “奉孝,你说父王适才那话是什么意思?” “他到底是答应了,还是没答应?” 曹植头一个来到郭嘉跟前,一脸茫然的问道。 郭嘉岂会听不出曹操言外之意,张口便要回答,话到嘴边时,目光瞥了一眼几步外的曹丕,却又咽了回去。 这要是告诉了曹植,在曹丕看来,岂不是等于在指点曹植? 曹家这两位公子,已经初现了争位的雏形,郭嘉何等聪明,又岂会令自己置身于二子争位的旋涡之中? “恕嘉愚鲁,一时也猜不透大王的心思呀。” 郭嘉只得以自嘲回应曹植。 曹植指尖点着额头,眉头深皱,陷入了苦思无奈之中。 这场朝会,便以无果而散。 … 半个时辰后,某府院内。 “仲达,今日那郭奉孝果然带头劝进,我也按照你教我的话,劝说父王进位为帝。” “只是父王最后却说什么以臣废君,得位不正,说什么他不愿为后世唾弃,被骂为篡国奸贼!” “仲达,长文,你们说,父王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从秦宫归来的曹丕,将朝会经过尽数道来,目光望向了眼前两位心腹智囊。 一人乃陈群。 另一人,则为司马懿。 自劝说袁熙降秦后,司马懿便摇身一变,从魏臣变成了秦臣。 鉴于司马防与曹操这一层关系,还有兄长司马朗打前站,再加上劝说袁熙降秦有功,司马懿本来是有机会位列朝班。 但他没有。 或许是吸取在魏国时的教训,这一次他选择掩盖起了自己的锋芒,以守孝为名,名正言顺的婉拒了曹操的高官厚。 当然,守孝不过是幌子,在守孝期间,他成功的搭上了曹丕这位秦国长公子。 当年因司马防这层关系,司马懿年少时便曾与曹丕相识,勉强算得上是少年玩伴吧。 而此时的曹丕,正苦恼于曹操对弟弟曹植的喜爱,心中感到了深深的危机感,生恐成为第二个袁谭,自然是急切于笼络一批能人智士,为自己出谋划策。 可惜郭嘉,程昱这帮谋臣们精明的很,果断的选择了不站队,对他和曹植两不相帮。 这种局面下,司马懿就相当于雪中送炭,曹丕与其相见未久,便深深为司马懿的才智所打动,很快就引为了心腹。 “子桓公子,大王这不是不想进位称帝,他是想名正言顺的称帝,而不背负后世骂名。” “这对公子你来说,是立功的大好机会呀。” 司马懿几句话间,听的曹丕既惊又喜,忙是示意司马懿说下去。 “其实大王的意思,是暗示我们要说服天子,仿效当年尧舜旧事,将皇位禅让给大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