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诸位,仲达所说的计策,尔等以为如何?” 袁尚回头看向了沮授,审配等众谋臣。 “臣以为,司马仲达之计,在当前局势下,不失为一条妙计。” “自古统一天下,皆是要先易后难,我大魏国力虽不如伪楚,但却在伪秦之上。” “刘备若是奉行先易后难的原则,那么他就该先去讨伐伪秦!” “仲达此计若实施得当,确实有极大可能,将刘备的兵锋引向伪秦。” “只要秦楚两国熬兵于潼关之下,不需一两年,只需六个月左右时间,我们就有能力编练出七八万的新军。” “介时我兵力不足的软肋,便将就此被补足,尔后再依托于黄河天险,哪怕刘备再掉转兵锋来攻我大魏,我们也有足够底气拒敌刘备!” 沮授表态,认可了司马懿的献计。 且他目光转向这位年轻的河内谋士,微微点头,眉宇间流露出几分欣赏意味。 田丰等谋士,亦是眼神欣赏。 唯有审配,却眉头暗锁,眼神间闪过几分妒意。 沮授与田丰有雅量气度,对司马懿这个年轻新秀,自然是怀有嘉许欣慰。 审配却心下颇为不爽。 我一个老资格,面对眼前局面,我都没有良策,却被你一个毛头小子抢了风头? 我不要面子的吗? 只是不爽归不爽,沮授都表态赞许司马懿之计了,他自然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好,既然公与你也赞同,那我们就用仲达之计,引得大耳贼去伐伪秦!” 袁尚欣然拍了板。 接着欣慰的目光看向司马懿,赞许道: “没想到我河北之中,还有仲达你这等胸怀奇谋的年轻才俊。” “好好好,孤果然没看错人,仲达,你果真没让孤失望!” 得到袁尚的盛赞,司马懿却没有表露出丝毫得意,反倒是倍加谦逊了一番。 这番不骄不傲的性情,令袁尚愈发的欣赏喜欢,不由又是一顿大赞。 方略就此定下。 袁尚负手立于地图前,目光凝视着许昌所在,嘴角扬起一抹傲色。 “大耳贼,孤不是我父王,你以为你胜得了父王,就能胜得了孤吗?” “孤会向天下人证明,孤才是唯一的天命之主!” “这天下,将来必是我袁尚的!” … 半月之后,许昌。 刘备端坐王座,正听取众臣汇报着伐魏的各项准备工作。 “此次伐魏,除留守国内,以及防御伪秦的兵马之外,我军总计可动用十七万左右的兵马。” “至于粮草方面,现下我们已筹备了约一百万斛粮草,后续大约还能再筹集七十万斛。” “我军在兵力,粮草,以及士气上面,皆是占据明显优势。” “根据现在的准备进程,最迟下月初,应该就能誓师北上,发兵伐魏!” 庞统将各项准备情况,皆是详尽的宣读了出来。 这一番汇报,不光刘备眼中再添信心,众将亦是精神振奋,欲是跃跃欲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