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萧方不紧不慢间,将曹操所面临的困境点破。 刘备若有所悟,略一沉吟后,再问道: “那依军师之见,这官渡之战,袁曹谁能笑到最后?” 萧方轻呷一口酒,语气别有意味道: “曹操若想打赢官渡一战,就只能出奇制胜,火烧袁绍在乌巢的粮营,一举打垮袁绍军心。” “可惜啊,许攸被袁绍调往徐州辅佐袁谭,曹操这兵行招险的一步棋,未必就走得通了。” 刘备也好,诸将也罢,听得萧方这番话,皆是神色一惊。 自家这位军师,远在淮南,却竟已为曹操想好了扭转乾坤之计? 还算定乌巢,乃是袁绍的屯粮之所? 似乎他对官渡之战的掌控,比袁绍和曹操这两个当事人还洞若观火! 这份纵览全局的实力,着实令老刘和众将心下啧啧赞叹。 “火烧粮营,确实是以弱胜强的一出奇策,只是……” 刘备先是点头称是,却话锋一转: “军师说许攸不在官渡,曹操就烧不了袁绍的粮营,这话备就有些糊涂了,军师此言何意?” 众人皆是瞪大眼睛,眼神茫然好奇。 “这个嘛…” 萧方轻咳几声,却未作解释。 世人也好,史书也罢,似乎皆认定,曹操官渡打赢袁绍乃是必然结局。 在萧方看来,曹操取胜却完全是偶然结果。 官渡的胜负手,在于火烧乌巢。 袁绍不傻,乌巢粮营远离前线七十里,中间必会层层设卡,防范着曹操偷袭。 除非曹操开了图,否则怎么可能带着一队人马,绕过袁军正面防线,避过层层哨卡耳目,深入敌后七十里,神不知鬼不觉的杀到人家袁绍的粮营? 唯一的解释,就是曹操拿到了袁军布防哨卡机密,方才能避过袁军耳目,成功奇袭乌巢。 而如此机密,袁营之中,定然只有少数的重臣才会知晓。 许攸作为袁绍的老部下,最心腹的谋士之一,自然就是其中之一。 正是许攸的叛逃,才将袁军的布防机密泄露给了曹操,才让曹操有了火烧乌巢的胜算。 所以当曹操得知,许攸只身来投时,才会兴奋到连鞋掉了都顾不得捡,欢欢喜喜亲自相迎的尴尬。 而现下的局面却是,许攸身在徐州,正辅佐袁谭。 就算审配在邺城搞许氏族人,逼反了许攸,许攸也不可能千里迢迢跑去官渡投靠曹操。 退一万步,就算许攸真如历史上那般,千里迢迢投奔了曹操,他手中也没有了官渡袁军的布防机密。 没有这些机密,没有许攸这个带路党,曹操又如何顺利偷袭乌巢? “许攸不重要,官渡之战谁胜谁负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主公当尽快安抚淮南士,整编降军,恢复民生经济,让自己变的更强。” “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只要我们足够强,袁曹谁胜谁负又如何。” 萧方将话头从许攸身上扯开,顺道给老刘灌了一碗鸡汤。 刘备深以为然。 “景略军师打铁还需自身硬这句话,辽以为所言极是。” “只是辽窃以为,袁曹谁能打赢官渡一战,对我们还是有极大影响的。” “袁绍实力本就天下最强,若再击败了曹操,夺取了两河,等于大半个北方皆为其鲸吞!” “其对我们的威胁,当远胜于曹操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