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寿春南门。 吕布负手而立,冷眼俯视着数以万计的百姓,被驱赶出城,哭哭啼啼的入了刘军大营。 “公台,果然如你所料,那大耳贼为仁义虚名所累,不得不把这几万个累赘收下了。” “你这一计,既为本侯筹得了粮草,又除掉了城内隐患,还借机消耗了大耳贼的粮草,真乃一举三得的妙计呀。” “公台,只要有伱在,本侯果然总有绝处逢生的希望!” 吕布拍着陈宫的肩膀,口中感慨大赞。 陈宫则面露几分愧色,自责般叹道: “若非为报温侯知遇之恩,宫断然不会出此下策。” “宫这一计虽是迫不得已,却毕竟是苦了百姓,我陈宫必会背负上一个不仁不义的骂名呀。” 陈宫到底乃是名士出身,这毒计虽出,内心中难免还是有几分惭愧。 “公台此言差矣。” 吕布却一摆手,不以为然道: “曹贼虽曾为吾死敌,但他有句话,吾却极为欣赏。” “所谓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 “什么仁呀义呀,皆为虚名,成大事者自当不拘小节,岂能有妇人之仁?” “若是负了这寿春百姓,能让我们笑到最后,那就负了他们便是,何必在意宵小们的诽议!” 陈宫心头一震,往事不由浮现心头。 想当年,他所以在兖州背叛曹操,固然是因曹操野心勃勃,有谋取天下之志,不肯受他们兖州士人控制,只满足于做兖州之主,为他们看家护院。 另一层原因,则是曹操那“宁叫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的行事准则,不符合他心中明主的形象。 现下令他哭笑不得的是,自己背弃了曹操,死心塌地追随的吕布,竟跟曹操说出了一样的话: 宁叫天下人负我,休叫我负天下人! “早知如此,当初我又何苦多此一举,背弃曹孟德呢?” “陈宫啊陈宫,你当真是可悲可笑可叹啊…” 陈宫只能摇头叹息,心中苦涩的自嘲。 吕布却不知陈宫心思,眼见最后一名百姓驱逐出城,心中一块大石头落地,脸上浮现出久违的自信笑容。 “现下好了,城内隐患已除,粮草也已充足,就叫将士们吃饱喝足,给我守好了寿春,坐等袁本初兵临淮南,前来收拾那大耳贼吧!” 吕布放出豪言,哈哈大笑着扬长下城而去。 陈宫望向那渐渐远去的百姓,望着那面“刘”字大旗,却不知为何,心中却生出一丝莫名的隐忧。 … 十一日后。 刘营,中军帐内。 陈到匆匆而入,打断了帐中的军议。 “禀主公,甘都督传回消息,一切皆已就绪。” “主公一声令下,一个时辰内,他就能掘开堤坝,水灌寿春!” 众将一片沸腾。 刘备精神亦是大振,目光向众将一扫: “诸位,兴霸那头已经就绪了,尔等新营修筑的如何了?” 关羽一拱手,笑答道: “兄长放心,我们已于寿春四周高地,兴建了十余座新营,随时能让我们六万将士移驻。” 徐盛也起身答道: “我们水军已秘密调了百艘艨冲入淮水,还提前扎下了上千张竹筏。” “只能大水一灌寿春,主公一声令下,我军就能乘船直抵寿春城下!” 新营已扎好,水军也准备就绪,万事俱备! 刘备满意的点点头,目光看向了萧方。 萧方微微一笑,羽扇轻扬: “该准备的都准备的差不多了,吕布的美梦也做了十来天了,主公,该是惊了他的美梦的时候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