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主公离攻破金陵,拿下江东,只差了内城那一道城门之隔。” “对于那些江东豪杰来说,夺门献城也是他们最后向主公邀功的机会,岂能错过?” “再者,孙策经历前日一败,一万精锐已死伤殆尽,手中只余下不五千多新兵,已不足以压制城中豪姓们的力量。” “这种力量的逆转,自然也就给了他们敢于举事,反抗孙策的底气信心。” “只要看准了这两点,自然不难推算出,伯言他们必定会起兵举事,助主公不费吹灰之力拿下金陵。” 老刘恍然大悟。 黄忠等众将,亦是省悟了过来。 帐中顿时又是一片惊叹,众人皆是叹服于萧方的先见之明。 “难怪萧军师敢称不费吹灰之力,就能速破金陵,原来对城中人心向背,早已洞若观火!” “肃今日,终于是亲眼见识了萧军师的神机妙算!” 鲁肃啧啧叹服后,却又狐疑道: “只是肃有一事不明,听主公和萧军师所说,似乎这陆伯言已然暗中归附主公,但不知是何时?” “肃猜想,莫非是主公诛杀袁术之后?” 鲁肃的猜测,得到了众人点头认可。 在他们看来,刘备击破淮南军,诛杀袁术后,才算宣告孙策外援断绝,彻底进入穷途末路的境地。 按常理,陆逊在那时暗中归降,才算合情合理。 刘备呵呵一笑,捋着细髯道: “子敬猜错了,其实早在鄂山一战时,伯言便已归附于吾。” 鄂山一战? 鲁肃是大吃一惊。 那时孙策不才刚刚争夺荆州失利,虽然说早受了重创,却实力尚在。 柴桑还在,手中还握有数万雄兵,韩当等大批猛将还尚未陨落。 那时的孙策,根本看不出半点覆没的苗头。 陆逊竟早在那个时候,就已暗中倒戈? 鲁肃是满脸难以置信。 刘备也没什么好隐瞒,遂将当日孙策撤退时,陆逊暗回樊口,向他表明归附之心,并甘愿充当内应眼线的秘密,尽数公开。 鲁肃恍然大悟。 他这才明白,为何孙策军的种种机密,刘备这边全都了如指掌。 原来除了萧方的神机妙算外,还少不了陆逊的暗送情报。 “当日孙策火攻之计失利,不愿相信是为萧军师识破计策,归咎于军中有内奸泄露机密,险些要当场斩杀陆伯言。” “想来就是那件事,令伯言寒心畏惧,选择了倒戈向主公吧。” “如此看来,孙策今日的覆没,也算是他种下了恶因,自食恶果了。” 鲁肃感慨唏嘘过后,向刘备一拱手: “孙策一味崇尚杀戮武力,却不知人心向背,亦可决定生死存亡。” “主公未下江东,便已先得江东豪杰人心,伐灭孙策,全据长江,实乃天意也!” 刘备豪意燃起,当即奋然而起。 意气风发的目光,环扫众将,欣然喝道: “诸将听令,今晚集结大军,我们踏破内城,彻底拿下金陵!”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