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想今日江东再会,太史慈见面第一句话,便是拜见主公! 当年的奢望,时隔五年竟然成真了,岂能不叫他是感慨无限,唏嘘无限。 “子义快快请起!” 刘备忙是下马将太史慈扶起,拍着他的肩膀慨叹道: “北海一别,子义你依旧是不减当年英雄之气呀。” 提及北海一别,往事种种浮现心头,太史慈的脸上,不免掠起几分愧色。 他是作梦也不会想到,当年那个心怀侠义的平原刘玄德,时隔不到五年,竟已是雄踞东南的一方霸主! 张济,刘表,孙策… 多少名震天下的诸侯,皆是败在了刘备手中。 今日之刘备,更是大有攻取江东,全据长江,一统江南半壁,与袁曹分庭抗礼之势。 而这么一位雄主,自己当年虽曾并肩而战,放着如此明主不投,却千里迢迢去投了刘繇。 实在是有眼无珠啊… 于是太史慈再次拱手一拜,愧然道: “慈有眼无珠,当年竟不识主公这般明主,若非如此,焉能浑浑噩噩多年却无所做为。” “慈只恨未能尽早归附于主公麾下,为主公赴汤蹈火,再所不辞!” 刘备忙将太史慈扶起,却是叹道: “子义千万不可自责,你当初的选择,本就是人之常情。” “想当初备只是一区区县令,莫说是伱,换作任何人,都不会想到投奔一个县令。” “你当时选择刘繇,乃是最明智不过的选择,换成是备的话,多半也会是同样的选择。” 话锋一转,刘备目光又转向了萧方,脸上浮现感激之色。 “当年备虽有一腔匡扶汉室的热血,却与你一样浑浑噩噩,不知前路该往哪里走。” “如不是得遇景略这等王佐奇士,备多半已死在了徐州,就算侥幸躲过一劫,此刻也不知在哪里蹉跎光阴。” “说句大实话,备也没想到,会有今日这般局面,更没想到还能与子义在这江东再会。” 刘备是感慨万千,将自己今日成就,皆是归功于了萧方身上。 太史慈顺着刘备目光,转向了那位轻摇羽扇的年轻文士。 “这位莫非便是,传闻中算无遗策,奇谋百出,辅佐主公横扫荆扬,所向披靡,如谋圣再世的萧军师?” 太史慈打量着萧方,眼神中既是新奇,又是深深的敬意。 “子义说的没错,这位便是萧方萧景略。” 刘备笑呵呵的点头说道。 太史慈当即礼了礼衣冠,向着萧方拱手一揖: “慈于江东之时,便久仰萧军师神机妙算之名,今日终于得见萧军师风采也!” 萧方羽扇微微一扬,淡淡笑道: “子义言重了,东莱太史慈,义勇世无双,方也是久仰你太史子义之名。” “主公得子义这般虎将,江东可定也!” 说着萧方便上前,将太史慈扶了起来。 刘备是哈哈一笑,拉着太史慈豪然道: “吾已备下接风酒,子义,走,我们回大帐去!” “今日咱们定要开怀畅饮,喝他个痛快才是!” 太史慈也是豪爽之人,当下也哈哈大笑,遂欣然随着刘备入营。 一行人入得大帐,刘备便将营中谋臣武将众豪杰,尽数介绍给了太史慈。 太史慈便与众将,轮番豪饮,开怀大笑。 正喝得痛快之时,亲卫入帐。 “启禀主公,袁术派信者由北岸而来,送来一封战书给主公!” 大帐内的谈笑声,立时沉寂下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