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周瑜打断了贾华的规劝,挣扎着站起身来,决然道: “这场仗还没结束,我还有扭转乾坤的机会。” “我意已决,你休得再劝!” 贾华眼见周瑜如此决然,遂不敢再多嘴劝说。 周瑜目光再次望向江上刘军,脸上重燃傲色,冷哼道: “萧方,我还没有输,我就不信,我周瑜的智计,当真就不如你!” 当晚。 周瑜便率八千水军,趁夜离营,顺流东下急往柴桑。 贾华则率两千兵马,继续虚张声势,留守于阳新塞。 … 次日,天明时分。 五百余艘刘军战船,继续由北岸而来,向着南岸阳新塞逼近。 此时江东军刚埋锅造饭,等着吃早食,却不想刘军大举逼近,只得匆忙间赶赴江滩布防。 贾华策马赶到江边,大叫道: “快,把昨日扎好的草人,披好了衣甲,速速搬至江边放置好。” “还有旗帜也多树一些,切莫让敌军看出我军虚实!” 贾华挥舞着马鞭,冲着仓促赶至的士卒大喝。 两千余江东士卒,手忙脚乱将数千假人搬至江边,扎在了江滩之上,假人与真人混在一起,结成了阵形。 贾华则提枪立马,驻立于江滩,忐忑不安的目光望向江面。 “都督说那大耳贼,只是虚张声势佯攻,并不会真对我阳新塞发动进攻。” “既是佯攻,那我树的这些草人,应该能骗过那大耳贼,令他不知都督已率主力回救柴桑吧。” “希望都督的决策是对的,当真能及时收复柴桑…” 贾华思绪飞转,心中暗暗安慰着自己。 于是将不安强行压下,挥枪喝道: “传令下去,各军不得慌张,敌军只是虚张声势,绝不会强攻。” “谁敢擅动,乱了阵脚,斩无赦!” 两千江东卒在他喝斥下,只得强打起精神,大气也不敢出一口气,只看着对面刘军水师逼近。 大江之上。 旗舰上方,刘备与萧方并肩而立,照例在远望敌营形势。 “阿亮应该在几天前就追上了汉升他们,只是不知他们与韩当所部的遭遇战结果如何……” 刘备眉头微皱,言语之间隐隐流露着几分担忧。 萧方看出老刘担忧,便笑着宽慰道: “主公莫要多虑,以阿亮的智计,收拾一个韩当还是绰绰有余的。” “咱们现下唯一需要考虑的,是汉升阿亮他们,是否已袭取柴桑。” 刘备眉头松展,点头道: “景略言之有理,你身边之人,皆乃世之大才,何况阿亮的智计是有目共睹。” “有他去给汉升出谋划策,备确实没什么好担心,该当考虑的是他们何时破柴桑。” 刘备遂收起了担忧,目光再次望向敌营。 身旁诸葛瑾则一指敌营,说道: “若是黄老将军和阿亮他们攻下柴桑,周瑜闻讯必会弃营而走,要么去夺回柴桑,要去逃去虎林与孙策会合。” “现下看敌营这阵势,想来柴桑还未失陷。” 刘备细细打量一番,约莫估算江东军数量,仍有一万多人。 这证明周瑜乃全师在此,那么照诸葛瑾的推算,柴桑现下自然应该还未易手。 刘备微微点头,遂道: “既然周瑜主力尚在,那我们今日便照旧只是佯攻敌营,没必要徒损士卒性命。” 就在左右要传下号令之时。 萧方却眼眸一聚,斩钉截铁道: “阿亮他们必已攻下柴桑,周瑜昨夜定已率主力去夺还柴桑,城阳新塞中残留兵马不足两千。” “主公,即刻下令,全军攻上南岸才是!” 此言一出,众人皆是一惊。 刘备回望向萧方,奇道: “军师,你何以断定柴桑已破,周瑜竟已率主力离去?” 左右诸葛瑾等人,皆是满怀好奇的望向萧方。 萧方羽扇向着敌营一指,冷笑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