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太史慈放下刘备的亲笔信,口中感慨万千,颇有几分惭愧之意。 孙乾淡淡一笑,却道: “主公他说了,方今乱世,不光是主择臣,亦是臣择主。” “当年主公不过一县令,又怎配得上太史将军这等虎士相投,若非是得萧军师那等王佐奇士辅佐,主公他又焉能有今日局面。” “主公他说了,往事已矣,太史将军不必再介怀,今后与主公共肩而战,共扶汉室,亦为时未晚。” 听得这番话,太史慈心中那份惭愧就此被驱散,脸上再次浮现深深敬意。 “玄德公胸襟气度,果然配得上明主二字!” 太史慈肃然起身,向着孙乾一揖: “请孙从事回禀玄德公,我太史慈这一次,绝不会再错过真正的仁义明主。” “我愿归附于玄德公,即刻召集人马,北上攻打虎林!” 孙乾见太史慈成功被说降,心中暗松一口气,不禁暗暗折服于萧方的洞察人心。 当下太史慈便设下酒宴,盛情款待孙乾这位使者。 几杯酒下肚后,太史慈笑容微收,却提醒道: “柴桑本就为重镇,听闻孙策夺城后,又强征当地万余民夫,对柴桑城进行了加固。” “现下不光这柴桑城城坚高厚,据说上游沿岸还修建了数座坞堡要塞以为拱卫,城池外围十余里内,还遍布哨戒。” “纵然孙策为我调虎离山,我想柴桑城中至少还得留有万余兵马,主公想要速战速决,只怕未必容易。” 孙乾一笑,却不以为然道: “子义莫要担心,主公有萧军师辅佐,就算孙策把柴桑修成铜墙铁壁,军师他也自有办法为主公破之。” 孙乾言语间,自然而然便流露出,对萧方的绝对信心。 太史慈心头一震,面露奇色: “近年以来,我听闻了不少关于这萧军师的传言,最先有人说他智谋非凡,接着又传他神机妙算如张良再世。” “如今主公于鄂山大破孙策后,又有传闻说是这萧军师乃当世谋圣,是他识破了孙策的计策。” “这位萧军师,当真如此了得?” 孙乾脸上立时浮现出崇拜之色,当即绘声绘色,将鄂山一战,萧方识破周瑜惊天布局的经过道来。 太史慈听罢倒吸一口凉气,惊叹道: “这周瑜的计策,确实是天衣无缝,乃惊世一计!” “这萧军师竟然还能识破,这等智谋,当真是,当真是…” 太史慈词穷,一时间不知如何形容。 憋了片刻后,太史慈长吐一口气,拍案道: “难怪主公能破张济灭刘表败孙策,原来竟有如此神人辅佐,如此看来,主公当真是天命在身!” “既有萧军师这等神人在,那我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我只管兵发虎林,配合萧军师的计策便是!” 当下太史慈便再无顾虑,盛情款待了孙乾之后,便即刻召集各县兵马,北上进攻虎林。 … 七日后,夏口。 府堂内,刘备也摆下一场小宴,为安然归来的孙乾接风。 “吾与子义也算有过生死之交,竟不如军师了解他。” “军师这洞察人心之能,当真是冠绝天下呀。” 刘备看着太史慈的亲笔回信,满脸是欣喜之色,口中不禁感慨叹服。 萧方淡淡一笑,拱手道: “方恭喜主公,又得一员世之虎将,还是一位精通步骑水战的全能大将!” 刘备抚掌大笑,欣然举杯道: “若非军师,备焉能得太史子义这等虎将,军师该当满饮此杯!” 老刘高兴,萧方也就不谦辞,举杯一饮而尽。 刘备一杯酒饮尽,豪意渐燃,遂道: “军师,这太史子义已归附,愿率军兵进虎林,想来必能将孙策调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