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陆逊大惊失色,猛然抬起头来,惊愕的看向孙策。 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知道周瑜计策的人并不多,算上他也就寥寥数人而已。 黄盖乃孙氏两代老臣,不可能背叛孙策。 鲁肃是周瑜好友,如今正受孙策器重,也没有理由倒戈刘备。 唯有他,以非孙策心腹的身份,参与了整个计划,还亲自往北岸拜见刘备,献上了连环计。 几人之中,可以说他最有机会向刘备泄密。 最要命的是,他乃陆氏子弟。 孙策的手中,又沾有陆氏百余人的性命,陆氏与孙策可以说是有血海深仇。 那么他对孙策心怀怨恨,借着拜见刘备的机会,背叛孙策向刘备泄露机密,似乎也就再合情合理不过了。 左右众将的目光,此刻也齐聚在了他身上,原本惊讶的眼神,也因想到他的身份,跟着皆变成了猜疑。 周瑜眉头也皱起。 细细一想,似乎也确实是陆逊,最有通敌嫌疑,向刘备泄露了自己的惊天布局。 要么相信萧方智计远胜自己,识破了你的计策。 要么就相信,是陆逊为报私仇,背叛了孙策! 周瑜自然更愿意相信后者。 “伯言,彼时伯符与你叔父交战,乃是互为敌人,有所死伤也再所难免。” “如今你既已效忠孙氏,甘愿出仕做伯符的臣子,就该拿出名门大族该有的气量,将那些所谓仇怨一笔钩销才是。” “伯符令伱去实施连环计,是对你何等的信任,你岂能辜负了伯符信任,做出这等背主之举?” “你可知道,你为了报一己私仇,这一战害死了我们多少江东儿郎?” “陆伯言,你良心何安?” 周瑜猛一拍案几,对陆逊是义愤填膺的一番质问。 这番质问,有理有据,大义凛然,俨然将陆逊斥为了一个心胸狭窄的小人。 周瑜这番话,如同火上浇油一般,令孙策心中怒火烧的更盛。 “陆逊!” “吾不计前嫌,不嫌弃你是陆氏子弟,如此重用于你,你焉敢恩将仇报,背叛于吾!” “你是找死!” 孙策气急败坏之下,情绪失控,作势便要手刃陆逊。 “主公息怒啊!” 鲁肃忙是上前一步,拦在了陆逊跟前,急道: “肃相信,陆伯言绝非那种忘恩负义,不忠不义的背主之徒!” “且陆氏一族皆在江东,为主公出仕者不在少数,陆伯言他焉能不顾陆氏一族的存亡,做出背主通敌之举啊!” 鲁肃的劝说,如同一瓢冷水,狠狠的泼在了孙策的头顶上。 霎时间,孙策满腹的杀意熄灭了大半,整个人稍稍冷静了下来。 细细一想,鲁肃说的似乎也不无道理。 当初他所以敢用陆逊去实施连环计,不就是因为周瑜说过,陆氏一族的性命皆操于他手中,陆逊绝不敢有异心吗? 周瑜心头一震,也想起了自己当初所说,顿时便沉默下来,不好再开口质疑。 一方面是鲁肃所说确实有理,另一方面,自己要再质疑的话,不成了打自己的脸么… 要知道,当初可是他跟孙策信誓旦旦保证,陆逊绝对在掌控之中。 陆逊见鲁肃出言为自己辩护,眼中暗暗掠过几分感激。 尔后深吸一口气,以手指天,正色道: “逊愿指天为誓,绝不曾暗通刘备,泄露了周都督的计策。” “若逊有半句虚言,愿遭天诛地灭!” 陆逊对天起誓! 众将眼中的怀疑之色,也因陆逊的这番誓言,终于打消了下去。 陆家可是江东四姓,放在荆州,那就是跟黄氏和庞氏相提并论的望族。 何况陆氏经历庐江一战的死伤,年长一辈死伤众多,使得陆逊年纪轻轻就不得不挑起家族的大梁,相当于半个陆家家主。 这样的身份地位,肯定还是要脸的,既已发下了重誓,多半还是可信的。 孙策脸上的杀意终于褪色下去,盯着陆逊看了许久,还是把剑收归了鞘中。 “不是你,那又是谁背叛了我,暗通刘备!” “敢做就敢当,给我站出来!” 孙策转过头去,冲着其余众人喝问道。 陆逊暗松了一口气,悄悄一摸后背,竟已浸出了一声冷汗。 孙策连着喝问数声,自然无人敢站出来承认。 就在这时,亲卫匆匆来报,声称是凌操由北岸归来,正在帐外求见。 大帐中立时一片惊臆。 孙策眼中的怒意,这一刻也变成了惊奇。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