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果然是徐庶。 萧方打量着这些颍川才俊,如他所想那般,气质与诸葛亮颇不一样,儒雅之中暗藏着一股锋芒。 这却是因为这徐庶,年少时也是位任侠,曾为报仇而杀人,一度亡命江湖。 尽管后来人间清醒,拜入水镜门下读书,多了不少书卷气,却仍掩饰不住骨子里那般游侠气。 这样的人,应该最合老刘这种“老游侠”的胃口吧… 果不其然。 老刘见徐庶第一面,便是眼前一亮,忙道: “元直快快免礼,备久闻元直之名,今日一见当真是名不虚传。” 徐庶抬起头来,惊讶的眼神看向刘备,显然没料到,刘备竟知晓他的声名。 要知道他虽为水镜先生弟子,但现下尚未声名雀起,荆州也就限于庞德公等几位与司马徽相熟的长辈,对他算是知根知底。 “庶不过一介布衣,随恩师隐居于山野,刘使君竟知晓庶之姓名?” 落坐的徐庶,一脸受宠若惊的问道。 刘备笑容中掠过几分尴尬,只得向萧方一指: “让元直见笑了,备其实也是刚刚得知元直你的大名,是景略军师称你才智非凡,乃水镜先生得意门生。” “适才士卒报称,有水镜先生弟子来拜访,军师便推测,必是元直伱无疑。” 徐庶眼眸瞪大,惊奇的目光望向萧方,脸上不禁浮现出受宠若惊之色。 “原来他就是传闻中,那位神机妙算,奇谋百出的义阳奇人萧景略?” “我未报姓名,他仅凭水镜弟子四个字,就能推测出是我前来拜会,还对我知根知底?” “这萧景略神机妙算之名,果然是名不虚传…” 徐庶心下啧啧称奇,当即向萧方一拱手: “庶虽隐居山野,却久仰萧军师大名,家师曾言萧军师鬼谋神算,有经天纬地之能,乃天赐予刘使君匡扶汉室的王佐之才。” “庶对萧军师亦是仰慕已久,今日得见萧军师风采,当真是幸甚!” 徐庶这一番吹捧,发自肺腑也好,有恭维成份也罢,多少让萧方听着有些夸张。 萧方便轻咳一声,自嘲一笑: “元直过奖了,你这么夸我,倒是让我有些不好意思了…” 徐庶愣了一下,旋即哈哈大笑起来。 帐中气氛愉悦。 “那个徐元直啊,俺军师神机妙算那是自然的,用不着你吹捧。” “俺适才听士卒说,你是有十万火急之事求见俺兄长?” 张飞忍不住提醒道。 徐庶笑容陡然一收,脸色霎时间凝重起来。 于是当即起身,向刘备一揖: “刘表已于汉水兵败当晚,便率残兵败将,弃襄阳南下逃往江陵。” “临逃之前,他更是以武力胁迫襄阳士家豪姓,全部随他迁往江陵。” “家师及其好友庞德公,皆在其列,现下已尽数被刘表挟裹南逃。” “庶得知这消息,便才赶来向刘使君求助,请使君不必再等大军尽数过江,当即刻进占襄阳,南下追击刘表,解救被他挟裹家师,以及众荆襄豪杰才是!” 听得徐庶此时,刘备神色微变,急是回头看向萧方。 果然被自家军师言重了,刘表果真弃襄阳南逃! 但出乎意料的是,刘表不但自己南逃,还要把庞德公,司马徽这些襄阳名士,统统强迫南迁! “襄阳乃荆州心脏所在,除蔡蒯两族外,荆州半数的士家豪姓,皆云集于襄阳附近。” “襄阳一旦易手,这些人势必会倒向主公,介时荆州的人心向背,将彻底逆转。” “刘表此举,便是要用武力手段,与主公争夺人心!” 刘备恍然明悟,眼中不禁掠起几分讽刺意味: “人心又岂是能靠强迫所得,他用武力胁迫这些人随他南下,此举本身已是失尽人心!” 徐庶微微一震,敬佩的目光看向刘备,暗自为刘备这番人心之论而赞许。 “可惜,现下的刘表已被逼到狗急跳墙,也顾不得想那么长远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