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张延却不屑一顾,冷哼道: “当年我们追随董公,从洛阳到长安,杀的那些刁民还少么。” “宛城人若不知死活,胆敢群起作乱,我们就手起刀落,屠了宛城便是!” 张绣眉头暗暗一皱。 西凉人本就残暴,当年追随董卓掌控汉廷后,更如脱僵的野马,放开了手脚烧杀抢掠。 洛阳所在的河南尹,长安所在的关中,被他们杀的是饿殍遍野,千里无鸡鸣。 张济自然也不例外。 然他虽身为西凉军一员,私下里却不赞同董卓纵兵杀掠的做法,每每都约束部众,能不屠戮百姓尽量不屠戮。 如今听得张延,又要以屠戮宛城士民,以如此简单粗暴的手段,来解决城内隐患,张绣自然心有抵触。 略一沉吟后,张绣只得又一拱手: “叔父若击退刘玄德后,还要依托南阳重整旗鼓,杀戮太多的话只怕会有失人心。” “绣以为,不如将城中士民赶出宛城,让他们自寻活路,既免了杀戮,又能消除民变的隐患。” 他退而求其次,献上一策。 张济沉吟不语,似乎为张绣的计策说动。 “父亲,兄长此计绝不可行。” “当此生死关头,父亲更需展示铁血手腕,令士卒们畏惧父亲铁腕,不敢不为父亲死战。” “倘若父亲将城中士民放出,岂非让士卒们误以为父亲软弱仁慈?” “到时若那些南阳籍士卒,对父亲失了畏惧,谁还会为我们死战守城?” 听得这一番话,张济眼中犹豫霎时间消失,眼中再度涌起凶厉决毅。 “延儿言之有理,吾有刀在手,何惧他们作乱!” “我们西凉人无敌于天下,靠的不是心慈手软笼络人心,我们靠的是我们的铁蹄大刀!” “传吾将令,不得放一人出城,谁敢越城出逃,格杀勿论!” 张延大赞张济英明。 张绣眉头越凝越深,暗暗咬牙后,还想再劝。 话未出口。 胡车儿狂奔入堂,神色慌促,半跪在地。 “禀将军,西门敌军鼓声震天,似乎要大举夜袭!” 张济父子脸色一变,适才的铁血凶戾,霎时间为吃惊所取代。 刘备才刚刚围城,这么快就大举进攻? 张济的目光急射向张绣,下意识便想如往常那般,令张绣调集兵马,往西门据守。 “父亲,儿愿领军,死守西门!” 张延却一瘸一拐的跃起,抢先一步向张济请战。 说话之际,他眼神还向张济不断暗示。 张济稍稍惊讶后,立时会意。 张绣虽骁勇善战,但毕竟儿子张泉在刘备手中,更曾力劝他们父子投降刘备。 有此“前科”,怎么还能放心令其领兵? 倘若张绣临阵倒戈,率军开城降刘,却如何是好? 就算张绣没背叛他们,此战若击退刘备,在张家军中必定又是威望大增,将士们更会对张绣马首是瞻。 倘若张绣仗着在军中威望,强行逼迫他们父子归降刘备,又当如何是好? 第(2/3)页